历史人物武则天作文7篇
写作文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将复杂的情感转化为清晰的表达,提升了我们的沟通能力,为了写好作文而主动观察自然,能让人养成热爱生活的好习惯,下面是路路文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历史人物武则天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历史人物武则天作文篇1
她有过人的美丽和才情,历经坎坷而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她以女性特殊的魅力,倾倒了父子两代皇帝。又以女皇而备男宠,生活是风流的;她以一个弱女子纵横捭阖于朝堂,创造王朝盛世,堪称风流女皇。她便是千古女皇武则天。
读《武则天》让我了解到了一代女皇的智慧与狡诈,仁慈与残暴,让我见证了千古女皇登临天下的征程。她的女皇路上充满了鲜血,所以有人说她罪孽重大,无法为自己立传,空留一座无字碑在乾陵孤立,而我却觉得那悠悠千古的无字碑正是她功绩无人能比的见证。
她十四岁自请入宫,先是太宗的才人,后又与太子暗生情愫,踏着感业寺青灯古卷的跳板一跃成为新皇的宠妃、皇后。能得到父子两代皇帝的宠幸与怜爱,折射出她的心智机巧,以一个弱女子的身份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半个世纪足以证明她远超当代男子的睿智与才能。而她称帝后,在知人善任,处事,治国等方面显示了她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气魄。
在人才选拔和任用上,她对隋朝以来的科举制度进行了发展与完善,对于“文能安国邦,武能定边疆”的人才不计较门第高低一律量才委任,为了广泛招揽贤才,她允许自荐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首创了殿试和科举制度,为发展人才创造了条件,在她当政的年代一直有批“文似狄仁杰,武类休武”的人才为她效命,而她选拔人才的做法为中唐中兴打下了基础。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亦认为,武则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断”。因而那种认为武则天重用酷吏、外戚、男宠,政治上一片黑暗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在农业生产方面,武则天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她主张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减轻徭役,在她独掌政权的二十一年里,地方水利工程有19项,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并且将地方官员的职位升降与百姓家中的余粮直接联系起来,因此在她统治期间,社会相当稳定,国家人口不断增长,农业商业手工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在文化发展方面,她主张大开科举,并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大大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开元天宝年间“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便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有史记载“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正是她大开科举的政策使文化得到普及也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
在军事上,她加强国家边防建设,收复安西四镇,重新设立安西都护府,又设立北庭都护府巩固西北边防;改善与边境各国的关系,打通了曾经一度中断的丝绸之路;实行屯田制度,到天寿年间已屯有稻谷数百万,足以供应士兵,军粮可支持数十年食用。她的这种大范围的长期屯田政策对减轻百姓负担减轻粮食转输之劳以及巩固边防有着积极作用。
在她统治期间,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禁淫巧,省力役,开科举,崇文学,重著述,可以说她的统治巩固了贞观之治,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在1000多年前的封建时代,她打破了家族天下的传统,排除万难,打倒所有的反对者当了女皇帝,被人指责,这所有的过错和指责都掩盖不了她的辉煌政绩,都掩盖不了她名扬万古的赫赫威名。况且在威震天下的帝王中,哪一位不是褒贬不一?他们为华夏打下了广袤的疆域版图,创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霸业宏图,同时也导致了生灵涂炭。而武则天功比秦皇汉武,她的那些荒唐事在她的功绩中更是显得不值一提。
历史人物武则天作文篇2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从古至今,涌现出一批批杰出人物,他们如一颗颗明星,照亮着历史前进的路途。群星闪耀,我唯独钟爱武则天。
唐载初元年(公元689年)九月九日,都城长安大明宫里含元殿上钟磬齐鸣,百官舞拜,一位头戴冕旒,身穿黄袍的女子宣布改国号为周,自称“圣神皇帝”。她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一位褒贬不一、颇具争议的人物。其历史功绩和个人才干受到很多人的赞赏,但是那谩骂、诅咒也像排天的巨浪不断涌来。不过,我依然敬佩她的才干和智慧。
有人说她“孤媚惑主”,当然,我也承认。不过,也有人说李治(唐高宗)对她一见钟情,我自然是不知道真像如何,毕竟是历史,史书上的记载又不统一,真像也就无从查证。但反过来想,李治如果不贪图美色,又怎能让武则天给迷了心智呢?
有人说她是红颜祸水,但她在位期间,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并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在她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时期,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可谓政绩昭昭,有案可稽。
有人说他严酷专横。的确,这点我也不否定。高宗死后,武则天独揽大权,她废了太子,正式登基,成了名副其实的女皇帝。她任用酷史屡兴大狱,刑讯逼供更是她的拿手绝活!囚禁亲生儿子,宗室、朝臣被冤杀者比比皆是。晚年更实豪奢专断,弊政很多。
但我们如果客观地分析一下她的一生和所处的环境地位,那么她还会有那么可憎吗?都说“心不狠,则站不稳”,她如果不“狠”的话,恐怕早在感业寺安度余生了吧?况且,采取极端的手段夺取帝位,巩固帝位,是任何一位开国帝王都不可避免的行为。历史上的刘邦与刘备,不也曾为了保全自己而抛妻弃子吗?尤其是她,作为绝无仅有的女皇帝,面对世裕的眼光和封建礼教的压力,为了排除心中的忧虑和恐惧,树立自己的威信和尊严,使天下万民臣服,能不采用一些极端的手段吗?
武则天高龄还蓄面首,我想,这也是人们所不能接受的吧!男帝可以嫔妃成群,为什么女子不行呢?她给面首高宫厚禄,甚至让他们为所欲为,但危及国家,触犯重臣时,她也决不轻饶。这又说明了什么?她也只是希望别人能像尊重一名男性皇帝一样来尊重自己。这有错吗?临终前,她仍旧承认自己是李氏皇帝的妻妾,帝位终究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又嘱人在陵前树立一块前所未有的“无字碑”,任凭人们评价她的功过。我们并不知道这位女皇帝内心想的是什么。但我觉得这快“无字碑”是她最明确的决择。
她的一生功过兼具。站在她的角度思考,她并没有后悔当初的所作所为,她的一生不算白走一遭,不求无过,但求无悔。既然她为历史留下了丰功伟绩,那么后人为什么不客观地看待她的过错呢?
我认为,无论她做过什么,她毕竟是一个女人,或许她不是一位好妻子,也不是一位好母亲,但她用行动证明了她的选择是正确的。她虽然算不上是伟人,但也不是千古罪人。
她让我明白了,女人也能像男人一样撑起一片天空。在那个男尊女卑观念根深蒂固的封建社会中,她勇于向世人充分显示自己的才干,足见她的魄力。同时,也向世人证明,她是空前绝后的女政治家。在众多英雄豪杰中,她就是我心目中那颗永远闪耀的明星。
历史人物武则天作文篇3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武则天。武则天,这是一个颇有历史魅力的名字,她是唐朝开国功勋武士的次女,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亲登帝位,是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女皇帝。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功绩,诚如宋庆龄对她的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的女政治家”。
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奖,角度也各不相同。
武则天对历史发展做出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来,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被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贵族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这关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二就是推动文化的发展。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文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以成风。”沈即济的这些话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一是武则天重视科举。大开志科。有一次策试制科举人时,他亲临考场,主持考试,二是当时进士科和制科考试主要都是考策问,也就是申论。文章好坏是录取的主要标准,三是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你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考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就大大刺激了诗人参加科举的积极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这就是沈即济所说的“贤以成风”。
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改革的历史政绩相比,难以同月而语他的历史功过,恰如她给自己立下的那块无字碑一样,只能由历史去作出评论与判断。
历史人物武则天作文篇4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如意娘》
在中国历史上有宏伟功绩的皇帝不少,可其中有一位即便不去注意也忍不住去注意,因为她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十四岁入宫时,太宗便赐号媚娘,我们即使不知道她的样子,也可以凭这“媚”字断定她定是一位千娇百媚的美人。虽然武媚娘长相姣好,但是太宗贵为皇帝,他的后宫又怎会缺乏美人?他只是看中了媚娘的才华,想将她留在身边。
那年太宗偶得一良驹,名为狮子骢,虽是良驹但性子却极为刚烈,难以驯服。太宗下令,若有人能够驯服狮子骢,必有重赏,媚娘得知此事自荐,但需太宗给她三样东西:铁鞭、铁锤、匕首。她驯马的方式也很简单的,用铁鞭打它;不服,用铁锤锤它;如若还不服,直接用匕首杀了它。
驯马一事过后,许是太宗察觉到媚娘身上的戾气开始渐渐疏远她了,媚娘也察觉到了这点,她隐藏了身上的傲气,可还是没能如愿晋升。太宗日益垂老,媚娘也清楚,如果太宗死了她也只能出家,于是她想方设法的和太子李治相遇,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名为爱情的种子。
后来太宗驾崩,媚娘和一众无子嗣的妃子被派出家,媚娘又怎甘当尼姑?于是她写下了《如意娘》想方设法的送到了李治手中,李治看到后趁太宗忌日祭奠太宗时与媚娘相会,而后不就被李治接回宫中,当然这里面不止李治一人手笔,还有失宠多年的王皇后,但王皇后也并非贤惠大度,她只是想借武媚娘的手处理萧淑妃。
后来媚娘先是搞掉了萧淑妃,然后杀害自己的女儿嫁祸于王皇后,让王皇后跌下后位,她成功的成为了李治的皇后。
后来李治在驾崩之前下旨:太子李显柩前即为,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武则天)决定。这江山是李治送给她最后的礼物,李治知道她喜欢权利便在最后一刻一一送于她,武则天当了六年皇太后之后废掉了已经当了皇帝的儿子,自立为皇,该国号为周,从此她开始了她的掌权时代。
武则天治理国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她在暮年时将江山还给了李氏家族,回忆起往事,她越发怀念与李治一起治理国家的时候,这时她才发现,自己早已爱上了李治,只是不愿承认罢了。不就她病逝于上阳宫,在遗旨中,她省去了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生命的最后她不想称自己为皇帝,只想当李治的皇后与他合葬在乾陵。
她留下无字碑供后人评说,可是我们清楚写史书的自始至终都是男人,他们又怎会放过武则天呢,宋朝欧阳修编纂的《新唐书》说她是“乱臣贼子”,五代时的《旧唐书》指她为奸人妒妇。寥寥几句话便让她背上千古罪名,可她与其他皇帝一样,有功亦有过,无情亦有爱。
历史人物武则天作文篇5
当我第一次翻开《上下五千年》时,我遇见了你。在我细细品读书中的历史时,我真正了解了你。
你就是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武则天。手握权政悠悠六十载,有对有错,就连你自己也不知该如何评价自己,立下无字碑,任凭后人评论。
记得你初入宫廷,母亲对你依依不舍,伤心不已,在与你泣别时,你只是神色自如地说:“见天子安知非福,何必作儿女之悲?”是啊,以后的生活会怎样还不知晓,不必为此而感到伤心。你的镇定自若让我欣赏。
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次妃嫔,你并没有引起唐太宗太多的注意,而在听闻“武姓以周代唐”的传言后却对你心存怀疑,并一再试探,想要除掉你。最后你承诺会入寺出家,才躲过了这一劫。但你并没有在寺庙中度过一生,而是抓住机会再度入宫。
再入宫廷的你面对凶险复杂的处境,你满怀心机,为了保护自己而追求权势。你步步为营,用智谋得到后位,最后掌握天下,成为一代女皇。
虽然有人说你心狠手辣,任用酷刑,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但在我眼里,你是个合格的君主。你的政治才华不可小觑,重视人才,整顿吏治,爱惜民力,与民休息,在你执政期间国泰民安,为唐朝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基础。唐朝三百多年的辉煌离不开你做出的贡献。
对你,我还有敬佩之心。在你看到骆宾王写的对你严正批评的文章时,你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嬉笑自若的赞叹骆宾王有如此才华,没能得到朝廷的重用,实属遗憾。这样的胸襟肚量让人钦佩。
你传奇的一生和经历让我震撼不已。一代帝王的象征,一位充满争议的女性,你聪慧、坚韧,也残忍、狡诈;你这样一位有野心,有智慧,有胆量的叱咤人物,谁能对你做出正确无误的评价呢?
历史人物武则天作文篇6
我国历史悠久,出现了不少杰出人物,这使我们中国人怎么不感到自豪呢?
但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还是那伟大的、具有创兴精神的——武则天。她是一位令人叹服的,中国空前历史上的唯一女皇帝;她敢于拼搏,她勇于探索,她敢于去追去,她是女中豪杰,她是我最崇拜的巾帼英雄。
她不随波逐流,敢于同困难较量。其实出于她这样至高无上的地位,她便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是她没有,她是那么坚决地为唐高宗处理朝政,她是那么的富有民心。她不像其他女子,总是想方设法地得到皇上的宠爱,为了争宠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人们都说后宫如蚁,我看一点也不假。为争夺皇后根是残酷无比,令人不堪啊!但是武则天是勇敢的,足智多谋的,开拓创新的。
武则天不但聪明,而且她还有一颗完美的心。
为了能保住江山社稷,为了能选拔更多的人才,她那惊人的大度实在令人钦佩。据说,著名文学家骆宾王参加了反对武则天的叛军,并撰写檄文声讨她。武则天见檄文写得很有文采,对臣下说:“由此才不用,宰相之过也”她破格提拔了许多有才能的人,如后来成为一代名臣的姚崇等,都是她提拔起来的。
虽然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但是她能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毛泽东主席评价她确实是个治国之才,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只智,还有用人之术。人们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另外她对我国的科举制度也做出了重大贡献。武则天并不是昏君,她甚至比传统的皇帝还要英明。她大力提倡科举。有一年,她将应举的人,集中到洛阳宫殿,亲自出题面试,用了几天时间。这是殿试的开始。武则天还让个州每年选送武艺好的人,进行比赛,称为武举。在武则天时科举应试者多至万人。看来她真是一位好皇帝啊!
她还日思进取,开拓创新呢!她曾创造过字呢?向她这样优秀的人,的确是一位好皇帝,是当之无愧的巾帼英雄。
历史人物武则天作文篇7
感业寺的香炉里应该还有一炷你顶礼膜拜后上的香。缕缕清烟,诉说你的衷情。空心的木鱼里,或许还藏着你那不为人知的眼泪。晨钟暮鼓,青灯古佛,你参的是世事之禅,悟的是人生之道。当然,你不甘心,自己会在这里了此一生,往日的武才人,会是吃斋念佛的尼姑?不会,当然不会!
当一个叫李治的男人第一次为你牵肠挂肚时,你静静地笑了,笑得是那样冷漠。然而,王皇后却把你当作一个棋子,接进了宫。你也笑了,笑得却是那么甜美。那个蠢女人怎会知道,你也会是这局棋的主帅。你也从此,撩起了那绺失落已久的黑发,王皇后去了,萧淑妃也去了,她们沉沉地睡在了那不该冰凉的冷宫,终究,也没有醒来。
沉着冷静,深谋远虑。从一开始,你就在冲刺。血雨腥风,刀光剑影。终于,你戴上了那顶血染的皇冠。中国的历史,也便有了一个武周的朝代和一个叫武的女人。日月当空,屹立于天地,这是何等的豪迈!但是,徐敬业不服,叱咤风云,一呼而起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骆宾王不服,义薄云天、气壮山河的慷慨陈词仿佛还在耳畔。是啊,这时候能够臣服的,恐怕只有你自己了吧!
招贤纳谏、励精图治。在你的晚年,也有盛世之景,祥瑞之气。不然,狄仁杰的案桌前,不会有无数双瞑目的眼。你的朝堂不会有太平盛世之音。
时光易逝,人生易老。你永远不会是媚娘,也永远不会是昭仪。当你即将离开人世时,你换上了那件石榴裙,静静地躺在了丈夫身边。因为,你终究是个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