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剑观后感6篇
精彩的观后感是对电影情节和人物性格的细致描绘和品味,只有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入到观后感中,才会让读者产生共鸣,路路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利剑观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利剑观后感篇1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巡视利剑》将于9月7日至11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每晚8点首播。专题片共分五集,分别是《利剑高悬》《政治巡视》《震慑常在》《巡视全覆盖》《破解“历史周期率”》。
巡视是党内监督的利剑,是有效、管用的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十八大以来,巡视的强度、力度和效果前所未有,形成有力震慑,赢得党心民心。
巡视就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较之于青铜剑、轩辕剑都好使管用,所到之处,虎倒蝇亡,刮骨疗毒,战果辉煌。它已经成为我党重塑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一把利器。《巡视利剑》专题片拍摄近20名因巡视发现问题线索被查处的官员,王珉、黄兴国、王三运、苏树林、卢恩光、武长顺、虞海燕等现身说法,发人深省、令人警醒,凸显了巡视利剑的特效作用和巨大威力。
4年多来,中央巡视工作已经进行12轮,各级纪委巡视组“全覆盖”遍地开花,八面出击,“回头看”再杀“回马枪”,查看“漏网之鱼”,“机动性”屡出奇兵,通过这样的有效形式“红旗漫卷西风”,利剑所指之处,摧枯拉朽,势如破竹,威力无穷,所向披靡。一大批顶风作案不收手“四风”问题被无所遁形,一大批“座上宾”“老虎”、“苍蝇”原形毕露成了“阶下囚”。人民群众欢呼雀跃,拍手称快。事实证明,巡视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法之利器,是全面依法治党无往而不胜的“杀手锏”。
巡视不是“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也不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而是既巡又视,像“雷达”“北斗”“天眼”一样“全方位”“无死角”拉网式搜索,像侦察兵发现“异常动向”,像孙悟空睁开火眼金睛发现妖魔鬼怪,魑魅魍魉,紧紧盯着“关键少数”,像“啄木鸟”一样清除“害虫”,巡视工作已然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千里眼”、“顺风耳”、“侦察兵”。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巡视组手握尚方宝剑,是党风廉政的侦察兵,人民利益的“保护神”就要尽职履责,对腐败问题要零容忍。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在加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巡视工作自然不会“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是磨剑擦枪,枕戈待旦,马不停蹄,奋力挥剑,一场场雷霆万钧之势的惩贪去恶“反腐风暴”似“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一个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美丽风景就在前方。
反腐需高举巡视利剑。在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审查的案件中,超过60%的线索来自巡视。这足以显示出巡视对于反腐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所以,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是加强党内监督,提高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措施,要发挥巡视的最大作用,必须赋予巡视权威性,加强巡视制度的规范化,以及巡视人员选拔的标准化,避免巡视变成过场形势,真正发挥巡视能发现问题,敢发现问题的作用;其次,还要不定期,不定式的进行再巡视,二次巡视,真正发挥“回马枪”的作用,发挥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作用。
反腐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历史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反腐败斗争的基础和保证。在纪录片中,多次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作用,比如对天津市政协原副主席、公安局原局长武长顺的举报,正是人民群众的不断反映,才使反腐工作更加的具体。在腐败斗争中,要开展好群众工作,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朝阳群众”效应在各地开花,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业是反腐的一把利剑。所以,要健全人民监督机制以及保护机制,使人民群众敢举报,愿举报。其次,要实行奖励制度,对有贡献的群众要给与大力表彰,保证反腐热情长久不衰,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巡视利剑》观后感《巡视利剑》观后感。
片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贪官就是武长顺,作为一名公安局长,身披人民群众最信任的制服,却完全不顾党章党规,一次次违反廉洁自律的规定,收受他人礼金,违规经商办企业,违规报销个人费用,参加各种高档宴请,贪污公款,滥用职权,收取贿赂,还不知廉耻的与他人通奸等等。一名公安局长,这么多的罪状,一次又一次与党章党规、宪法法律还有人民群众的权益相对抗,直到被广大群众匿名举报之后,在巡视组已经走到眼前了依旧在隐瞒自己的罪行,利用自己所有的能力与关系去与巡查组做抵抗《巡视利剑》观后感《巡视利剑》观后感。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前段时间火的一塌糊涂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祁同伟,同为公安系统领导人物,同样肩负维护群众身命财产安全的重任,不同的是祁同伟是活在电视剧中的可恨可憎的反面人物,而武长顺,却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中,活在老百姓身边真实的人。想想一个市公安局局长,是一个普通人要努力奋斗多少年才能取得的荣耀啊,这样的荣誉和地位来之不易,这样的权利更是人民赋予他的,却不仅不为人民谋福利,反过来各种滥用手中的职权为自己和自己的家人牟取暴利。强大的反侦察意识不用于与罪犯周旋,却是拿来对付巡查组。在被查被抓后,就“悔了,哭了,头发也白了”,可在他们贪婪的汲取利益的时候,却把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理应为人民服务的干部的身份给忘到九霄云外了,真是可恨又可悲!
?巡视利剑》这样的片子个人觉得比一些反腐剧更能警示和教育广大的党员干部。从严治党,就应该首先从贪腐入手,严惩腐败,高悬巡视利剑,坚定不移的改进作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步步向纵深发展,真正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巡视利剑》的开播,引发关注热潮。仅4小时,互联网播放量已近90万。
中央巡视背后的故事,赢来许多网友点赞:“扫光害人虫,中央巡视组好样的。”“巡视不能停,还要继续进行下去!”
而片中首次披露的一些细节,也引人唏嘘——一些党的高级干部,曾几何时为了对抗巡视、掩盖自我的违纪事实,机关算尽太聪明。
中央巡视组巡视中国石化时,曾任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苏树林已在福建任省长,但依然关注着巡视组的一举一动,巡视组要了什么资料,看了什么账目,找了什么人,他都千方百计地打听。还安排人员协调删帖,把大额发票换成小额发票,把原先的经办人调离……
天津市公安局原局长武长顺更难“对付”。巡视组在天津工作期间,为了提防武长顺,专门用仪器设备对会议室、宿舍全面扫描,看看有没有窃听器……当武长顺意识到情景不妙时,召集手下作最终的挣扎,把家里相关文件全部用粉碎机碎掉,物品拉了一汽车还没拉完。
这些不是电影杜撰的情节,却是真真实实发生在中央巡视过程中。
无论过程如何惊心动魄,结局总是毫无悬念。
精明如苏树林也好,狡诈如武长顺也罢,不管以怎样的方式干扰、对抗巡视,不管和我们党怎样“斗智斗勇”,最终还是一败涂地,难逃被查处的下场。
若要问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回首这极不平凡的五年,在我们党与腐败分子的无数场较量中,正义一方的身后总是站着人民大众。巡视利剑铿然出鞘,反映的是人民的呼声,体现的是人民的意愿,又有谁,能与人民的力量对抗到底?
——擅长“边抹平边违纪”的苏树林,抹不平干部职工的看法。中央巡视组进驻中石化之后,陆续收到了很多关于苏树林的反映。
——有着丰富反侦查经验的武长顺,再怎样伪装掩盖也都毫无意义。中央第五巡视组在天津巡视期间,收到群众来信来电来访1万多件次。哪个教练场是武长顺家亲戚办的,哪个检测场是他家的,哪个信号灯、广告牌也是他家做的,群众在举报信里说得门儿清。
正如巡视组同志在专题片中所说:“群众也有一个观望的过程,让群众感受到巡视组是在真巡视,真去查问题,这样群众才有信心,才会去进取地给你来信,给你供给材料、供给线索。”
当巡视组真正向腐败分子亮剑的那一刻,也就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群众敢于讲真话、道实情,巡视中很多问题线索都是由他们供给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12轮巡视共处理来信来访159万件次,与党员干部和群众谈话5.3万人次,发现各类突出问题8200余个。实践证明,巡视监督是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监督的制度优势。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与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在那里相遇,共同维护和促进党和国家的肌体健康。
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反腐败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而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更加增强了我们党反腐败的决心与意志。
以往在当地不可一世的“武爷”,待到身陷囹圄才最终认识到自我“跟人民对立了”。其实历史与现实早已无数次证明,谁跟人民对立,谁必然大厦倾颓;谁投身人民的海洋,谁必然获得最强大的力量!
我们的事业,顺党心合民意。这是真正的“以人民的名义”取得的胜利。
近几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大型纪实纪录片《巡视利剑》,作为一名纪检干部,我仔细观看了这五级电视专题片,很有感触。《巡视利剑》经过对王珉、黄兴国、王三运、苏树林、卢恩光、武长顺、虞海燕等20名因巡视发现问题线索被查处的官员,现身说法,首次为我们披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巡视细节,既凸显了巡视工作的权威性,又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如何__自我监督的历史性难题上敢于“刮骨疗毒”的气魄与决心。
法治护航改革,从严治党。改革驶入深海,离不开法治护航,更离不开从严管党治党的政治保证。巡视监督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全国依法治国是法治保障,护航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彰显了党中央直面现实问题、建设廉洁政治的坚强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经济总量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3亿多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大幅飞跃。《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向制度化、常态化纵深发展,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实现了党风、社会风气的深刻变化,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改革发展,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供给了坚强政治保证,也昭示着管党治党护航改革踏上新征程。
巡视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只要利剑高悬,扎紧制度的笼子,“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敢于正视现实、直面矛盾,把党的自我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党定能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定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能实现。
近日,大型反腐专题片《巡视利剑》在央视开播,该片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工作在惩治腐败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反映了巡视制度在反腐倡廉道路上起到的重要作用。该片一经播出便引起广泛关注。
在《巡视利剑》第三集《震慑常在》中我们能够看到,在中央巡视组“回头看”的工作中,安徽两名副省级干部陈树隆和杨振超因同一次巡视落马,他们违纪违规的问题发映出了诸多共同之处,那就是把商场上的那一套用到了党政机关,既想当大官,又想发大财,将商品交换原则带入党内政治生活,严重破坏政治生态。这条亦官亦商的道路,最终通向的是毁灭。
巡视永远在路上,创新也需要永远在路上。仅有不断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使巡视利剑高悬、震慑常在,精准地击中问题,当好党中央的“千里眼”、“顺风耳”,为全面从严治党供给有力支撑,更好地服务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利剑观后感篇2
近日,反腐警示教育片《巡视利剑》在央视热播,片中荒唐官迷卢恩光、醋泡手机虞海燕疯狂敛财王三运等等20名落马高官的所作所为令人咂舌。而中央巡视组和腐败分子“斗智斗勇”的精彩博弈,严查快处的大快人心,更让观众拍案叫好。十八大以来,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中央共开展12轮巡视,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巡视工作的成绩可圈可点,有目共睹,也是共识,成绩是过去的履历,也是开启新征程的起点。巡视不断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通过自我磨砺保持锋利实现巡视全覆盖,形成震慑,才能带领人民群众昂首挺胸,拼搏进取,为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党中央通过巡视把客观存在的问题揭摆开来并推动解决,从根本上扭转了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际成效,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突破利益藩篱,扎紧制度篱笆。巡视成为党中央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制度利器,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了坚强保障。震慑常在。巡视回头看,释放出不是巡视一次就万事大吉的信号,彰显党内监督的严肃性与韧劲。一些第一次巡视后本以为侥幸过关的腐败分子,被回马枪挑落马下。巡视所到之处,一张张假面具被撕下,一个个招数被戳穿,贪官纷纷落马,真正体现了巡视强大的震慑力。
利剑观后感篇3
近日来《巡视利剑》在央视陆续播出,该专题片备受瞩目,聚焦广大干部群众目光,集中反映了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历史进程,散发出巡视制度新的活力和强大威慑力。令人惋惜的是,曾经许多廉洁自律、为国为民的典范,在岁月变迁中逐渐迷失自我,忘记了党旗下的铮铮誓言,信仰日渐淡漠,初心不断蜕化。
巡视利剑出鞘,可谓所向披靡,铲除了污垢之害,让光明与正义温暖人间。从专题片《巡视利剑》可知,一剑霜寒、地动山摇,巡视利剑挖掘和惩治隐藏在党内的一些腐败分子,给腐败势力以严厉打击。
“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这些腐败份子以权谋私,与人民对立,完全丧失了党性和原则。他们政治上蜕变、经济上贪婪、生活上腐化,哪里还谈为人民服务呢?哪还有领导干部基本的信仰与底线?
诚然,因为理想信念的丧失,让许多人迷失自我,看不清远方和未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任重而道远。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历史时期,我们更应提高政治觉悟,抱着永不消逝的热忱,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把心思和智慧投入到事业中。要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多想工作,少想名利,消除“走捷径”的痴心妄想,剔除种种私心杂念。
镜鉴常在,初心不忘,信仰不失。这些丧失信仰的落马官员,最终丧失了为官做人的操守,他们走向迷途的历程,给我们所有干部敲醒了警钟,贪图个人私欲,背离人民群众终究会走上无尽的深渊。最是“信仰”见操守,为官者,当始终怀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使命情怀,始终坚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抱负,从而守住自己的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利剑观后感篇4
中央宣传委最近一段时间播出了很多关于国家战略,政策解读,反腐斗争的纪录片,这让政府的工作变得公开化、透明化,也让民众充分地了解了国家各个层面发生的事情,各项工作的进行情况,发展成果,增加了民众对共产党执政的信心,也培养了民众的民族自豪感。
在youtube上面看到最新播出的《巡视利剑》系列的第一集,真实地记录了中央巡视组到各省市机关开展巡视工作的情况,展示了近几年来巡视组的工作成果。异常显著的反腐成绩,显示出党中央对反腐败的坚决斗志,以及老虎苍蝇一起打,对腐败零容忍的强硬态度。
时任福建副省长的苏树林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曾经是中石油的高管,收受下属企业的巨额贿赂,把个人开销挂到公司账上报销,数额巨大,持续时间长。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可是抵不住诱惑,一边抹平过去的烂账,一边继续吞食着国家的资产,就这样边拉屎边擦屁股,永远也擦不干净。贪婪的欲望驱使着他,以致于从在福建上任后一直到被纪委调查前,他还是不间断地在中石油名下报销自己的私人开支。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做人要懂得知足啊!
辽宁发生的几起贿选拉票的案子已经引起了巡视组的注意,在离开之前,巡视组交代辽宁省委调查清楚这些问题,可是身为副书记的王珉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他以为自己已经躲过了这一劫,却没有想到巡视组给他来了个“回头看”。所谓“回头看”就是巡视过一次了,但是问题没有整改清楚,所以就要回头再巡视一遍然后由巡视组进行处理。
王珉最终没能逃过这一劫,要知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个道理,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由王珉主导这些贿选拉票的案子,严重影响了地方政治生态环境,致使一些有真才实干的本来可以当选的人没能当选,却让不做实事的一些腐败分子找到空子进入政府系统,从而从内部继续腐蚀整个政治环境。有些本不想行贿的人,看到其他人都走歪门邪道了,自己若是不跟上肯定选不上,就也都加入行贿的队伍了。真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印象最深的要数天津原公安局局长武长顺了,他在面对法庭对他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的判决时,毅然决然地说:“服从判决,不上诉!”。我其实是非常同情这类人的,他们刚刚进入政府工作时也许是真的想为人民服务,做一个好官清官,可是由于意志力不够坚强,信仰不坚定,慢慢地被资本主义洗了脑,被荣华富贵,灯红酒绿所诱惑,一旦失足下水,永远也上不了岸。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一个人若是放纵自己的欲望,让它像一匹野马一样四处狂野,放浪不羁,总有一天将马失前蹄,自食其果。有句古话说得好“知足者常乐”,这些人就是不知足,导致他们最后都沦为后来人的反面教材。真是可嗟可叹啊!
利剑观后感篇5
一剑霜寒、地动山摇,给腐败势力以严重打击,彰显了党中央反腐倡廉的勇气与决心。十九大前夕,专题片《巡视利剑》与之前拍摄的大型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在路上》《打铁还需自身硬》等一脉相承,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具有极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与借鉴。观看完此片,无不震撼心灵,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干部,感受更是强烈。
巡视利剑锋从何出?威力倍增的力量之源从何而来?片中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巡视利剑所向披靡,关键在于真巡视、真发现问题、真整改落实,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对党充分信任,说真话、道实情。
巡视利剑让腐败官员闻风丧胆,让普通百姓大快人心。巡视工作做法对查处贪腐行为有利,应将其作为精华、制度传承下去。巡视利剑力量之所在,不光在于其查处的贪污腐败现象,更在于其背后的威慑力,使党员干部心存敬畏,谨慎用权,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纪检干部以身作则、廉洁自律,纪检组织主动作为、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作用,为巡视制度注入力量源泉,为利剑锋芒增添威慑力,让巡视发挥标本兼治的战略作用,走出一条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让利剑高悬不掉,让警钟长鸣不息,我们纪检干部责无旁贷!
利剑观后感篇6
巡视制度是治党管党的重要举措,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如果思想上不以为意,不积极认真对待,只是通过避重就轻、遮遮掩掩、敷衍了事,那么终将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党中央巡视工作的全覆盖,体现出了反腐零容忍的坚定决心,有效打击和震慑了党内的腐败分子,充分发挥了巡视利剑的威慑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