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号读后感7篇

时间:2025-03-28 09:15:25 分类:心得体会

读后感的反思让我们意识到,阅读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为了让读后感更具感染力,可以运用生动的描写和细节,以下是路路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发现号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发现号读后感7篇

发现号读后感篇1

今天,我学了《童年的发现》,让我对费奥多罗夫有了新的认识,他是一个求知若渴,善于思考,提问的孩子,他对为什么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会飞产生疑问,得到了老师的答案后,他又产生疑问:为什么孩子是在母亲怀胎九个月后才生下来的。

经过了一番思考他终于想出了眉目,也就是发现了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他为此而感到高兴。

在三、四年后,他上六年级的一堂生物课时,老师的一番话引起了他的注意,老师说:按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了成人的过程,这番话证实他在九岁时发现的结果,他为此感到自豪,所以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但被老师误解,被惩罚了。但他用一句话安慰了自己,是十分幽默、自嘲的。

他这样好学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我一定要当一个像他那样的人。

发现号读后感篇2

?发现母亲》是教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王东华用了十年的时间写出的一部关于母亲与教育的书籍。这本书用了“发现”二字,也让我发现全新的自我。发现是对每一个教育行为的反思,发现是教育智慧的闪现,发现是对教育深层次的理解。

作者说一生之计在于童,婴儿的一年等于十年。人生的早期教育对一生影响极大,父母这个老师要当的合格才能为孩子的人生开好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遗憾的是有许多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孩子还小”这样的声音在今天依然不绝于耳。在《发现母亲》的书中作者从生理的角度阐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出生时胎儿平均脑重是350克仅为成人的25%,仅仅6个月后,它就己达到成人的50%。在两岁半时达到75%,五岁时达到90%。到这时人的大脑主要部分己经发育成熟。”由此可见,儿童早期的成长决定了一生的发展。

所有的孩子在生命之初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总是喜欢动手触摸和抓取身边的东西,他们睁大眼睛四处张望,仔细倾听着声音的来源。那是孩子正在学习。最早孩子的学习以模仿为主,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母亲成为孩子的主要观察模仿对象。

孩子时刻都在学习中,教育也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同样是带孩子的母亲,由于母亲的教育意识的差别孩子的收获就会不同。有的母亲在日常陪孩子地过程中会不厌其烦地解答孩子的“一千个为什么”。而另一种母亲就只起了一个看护的作用。有的母亲在孩子的品行教育中会以身作则。过马路时带着孩子走斑马线,孩子会养成守秩序的习惯。孩子玩过玩具陪伴孩子把玩具收好,孩子会养成整洁的习惯。享受美味的食物前让孩子先拿给长辈,孩子会养成尊敬老人的习惯。你不必是具备高学历的母亲,告诉孩子你所知道的,你所能做的就足够了,重要的是坚持自己也做到。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作为孩子的父母有责任给孩子营造一个适合孩子身体和心灵都健康发展的家庭氛围。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在人生之初给孩子的什么样的教育至关重要,所以不要浪费掉孩子的宝贵时光,认真对待孩子的童年,给予孩子最完善的教育,这关系到孩子的一生。

最后,引用作者的一句话衷心地祝愿:每一个母亲都有一个好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母亲!

发现号读后感篇3

参加了的幸福家庭读书会以后,认识了更多的一同读书的妈妈,大家一起谈共读的书目《发现母亲》,谈收获,谈体会,谈感悟,谈得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特别是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妈妈,大多数都很焦虑,不论孩子处在哪个状态之下,少有妈妈可以做到淡定喜乐。

孩子不学习且性格叛逆,妈妈当然是最焦虑了,爸爸埋怨妈妈不学习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没有慧心、不会教育孩子,让自己不能专心在外做事,让自己在优秀孩子的家长面前压力山大;孩子反感于妈妈不懂得自己,生活中控制自己太多;妈妈总是遗憾于当孩子小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孩子大了,一筹莫展,不知道怎么做是最好的,正如手中的小鸟,捏得紧了怕捏死,捏得松了怕飞走,捏得松或紧的家庭,都有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向左还是向右,妈妈们困惑无解……孩子爱学习但性格敏感的孩子,妈妈的心情总是小心翼翼、提心吊胆的,生怕忽视了孩子身心任何的不适造成无法弥补的恶果,生怕一句话说得不合适、一件事做得不妥当,影响了孩子的心情和学习;孩子一句“我抑郁”,妈妈惶恐不安;孩子追问“我活着有什么意义”,妈妈到处问询……虽然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但初生牛犊不怕虎一般的孩子,有胆量拿青春赌明天,可是已经见过身边一些失败父母和孩子的痛苦,妈妈不敢赌,更是输不起......

孩子不学习但性格阳光的孩子,妈妈担心在这样的社会体制下,孩子没有专攻的术业,该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孩子还有无可能闯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即便是孩子拥有良好的品德,但面对孩子找工作的种种不易,面对孩子创业的诸般压力,妈妈仍然是担心不已。在孩子最应该学习的年纪,没有让孩子爱上学习,似乎就是没有教育好孩子,似乎就是妈妈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孩子爱学习且性格良好的孩子,妈妈担心孩子能不能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能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能不能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能不能交到心仪的女朋友,能不能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中年妈妈到底怎么了?看看那些各式各样的家庭教育培训班上80%以上中年妈妈的身影,看看那些咨询室中中年妈妈伤心的泪水,品品那些对中年妈妈嫌弃的戏称…中年妈妈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挽救自己,才能无愧于孩子,才能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现在的家庭教育,主张从父母做起,从妈妈做起,方向是不错的,但妈妈既要工作,还要做大量的家务,还要承担孩子学习的很多事务,还要承担单位和社会的“嫌弃”,这样的妈妈如何不焦虑?这样的妈妈如何优雅,如何智慧?中年的妈妈要懂得一点养生保健的常识,孝顺双方的父母,照顾日渐老去的亲人。中年的妈妈要学习一些工作上的新知识,否则老公嫌弃,单位的年轻人小瞧;中年的妈妈要学会化妆,打扮得体,否则被戏称为“黄脸婆”、“老女人”;中年的妈妈要学会成为厨房达人,否则,全家人的营养和健康责任谁来承担?中年的妈妈要为儿女带孩子,以前是一个,现在是两个,否则怎么实现优秀二孩子的目标?

中年妈妈承担的太多,中年妈妈太累太难,如何让妈妈优雅地教育孩子,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你准备好了吗?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身为孩子的你,每天给妈妈打一次电话,每星期为你的妈妈洗一次脚,每个月为妈妈做顿饭……身为丈夫的你,从现在开始,每次出门给妻子一个深情的拥抱,每次回家给妻子一个温暖的笑容,每次在外应酬给妻子一个甜甜的问候…让中年的妈妈不要那么累,让中年的妈妈即便是累但是快乐着……让快乐幸福的妈妈,有更多的机会提升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照顾老人,有更多的精力去照顾孩子,如果是这样,全民的幸福,和谐的社会,强大的国家,有谁可以阻挡呢?

发现号读后感篇4

?发现孩子》这本书是蒙台梭利教育观念的一个很好的介绍,它揭示了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去观察、对外界作反应、去学习、去集中注意力,甚至让自己独处的需要。在本书中,她描述了儿童的特性,以及如何更充分地激发和利用孩子与生俱来的学习热情。

我看完这本书后对之中的一章“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颇受感触。文中说孩子的活动过程可用个曲线图来表示。在纸上画一条平行线,表示孩子在处于休息状态,平行线以上表示有纪律的活动,平行线以下代表随意乱玩、没有规律的活动,而曲线的方向则表示时间的长短。儿童之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当孩子进入教室后,通常先安静一会,接着才开始找事情做。因此,曲线是先往上,画到代表有规律的活动部分。

然后孩子玩累了,活动开始变得有点混乱,这时候曲线会画到平行线以下一直下降到其活动没有规律的部分。接下来,孩子会换一项新的活动,曲线图又会再一次往上升到有活动规律的地方,等到玩的不想玩时又会跌倒平行线以下。

所以在活动中如果老师能够尊重孩子的自由,对孩子有信心;如果老师能够把他的所学暂时放置一边;如果老师能谦虚一些,不把他的指导当成是必要地;如果老师懂得耐心等待,他一定会看到孩子所发生的全新转变。老师只有在等到孩子找到自己心智深处尚未被发现的潜能时,孩子焦躁不安的心情才得以平息。

现在的大班孩子对自主性游戏非常感兴趣,但往往一腔热情坚持不了多久就失去了兴致,当对自己选择的活动不再感兴趣,就会跟同伴斗嘴或去逗弄坐在旁边的同伴,想着换一项活动,当他对每一项活动又失去兴趣时就会到处乱走,或者烦躁地来到老师身边,有的孩子还会独处不再参与活动。如果老师也能以上述说的方法对孩子进行仔细地观察、分析,不急于对孩子加以指导,强加给孩子一些规则,那么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一定能找到适合他活动的内容。所以我们老师必须尽可能地依据孩子的天性来让他有发展的可能,这样,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发现号读后感篇5

?童年的发现》讲了本文主人公在童年时代的发现,他发现了一项关于胚胎的发育规律,刚开始,他发现自己总是在梦中飞行,他就问才是为什么会这样,听才是讲述了人类的进化过程,根据老师说的,他一个人思考明白了胚胎的发育规律。

但是就因为几年后想到自己当时的发现,却让他在大家面前受到了惩罚。读了这篇文章,我发觉本文主人公小时有很丰富的想像力,我小时也经常有许多问题,有一些问题,以前我很想解开,可一直没有头绪,等我长大一些后,明白了这些我以前觉得很麻烦的“难题”我长大后,也要为科学做贡献,解开更多难题。

每个人在童年时侯都会有许多疑问,随着年龄的增长,疑惑一一解开,但新的疑惑产生了,因此,我们要好好学习,在成长中解开许多不解之迷。

发现号读后感篇6

?童年的发现》一文主要讲了费奥多罗夫在九时,独立思考而发现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费奥多罗夫的发现还得感谢他小时候常做的那个梦——飞行。飞行引起了他对飞行的兴趣,从而引出他的问题,正好费奥多罗夫是个对不理解的问题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他和几个同学一起去问老师,老师没有说出答案,好像有意让他们自己去解决,但也许连老师都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费奥多罗夫绞尽脑汁地想,终于想到了答案……

费奥多罗夫是个有问题就会去认真自考、细细研究的人,有时我也会这样做。有一次,爸爸让我做一体奥数题目,题目是:“购买4支圆珠笔和五支钢笔共用去25.5元,购买同样的2支圆珠笔和3支钢笔共用去14.5元。钢笔每只几元?”我把这个问题仔细读了3遍,心想:几元,问售货员不就一了了之了,还出什么题目,烦死了。心里这样想,但做还是得做的。我慢慢地、细细地想,终于有了一点眉目:“4支圆珠笔+5支钢笔=25.5,2支圆珠笔+3支钢笔=14.5,那么2支圆珠笔+2支钢笔不就等于25.5-14.5=11了吗?然后,我就一点一点地推算过去,嘿!答案倒被我给算出来了!

机会是要把握的,也要认真思考的!

发现号读后感篇7

寒假期间读了《发现母亲》这本书,把80万字的书读完,应该也需要一番功夫,但我还是非常着迷的把它“啃”完了,细细回味,觉得它确实值得一读。一是敬佩作者不但文才好,而且更重视通过事实、实例和各种实验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让人不得不信服;二是感觉自己这方面了解的太少,看到这本书有些晚了,错过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期,(三岁决定人的一生)但不管怎样说,因为毕竟我们是做教师的,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学生当成是我们的孩子般的来爱护、教育。读了此书,有3点很值得共享。

一、所谓让孩子玩,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同样是搭积木,在开始是让孩子训练手的灵巧性,在稍大之后可以告诉每一块积木的作用,一个5岁的孩子和一个3岁的孩子在搭积木时不应该是一个层次上的,但现在孩子却是如此,这就是如同孩子在上课,而老师每天只让孩子念同样的课文,因此,孩子的玩不应该是“瞎玩”,至少不应该全部是“瞎玩”,应该是有目的的,是睁着眼睛的玩。做为一名母亲,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个观点就是让孩子尽情的“玩”吧,“玩”就是孩子的第一任务,这我很赞同,读了《发现母亲》的书,我开始意识到“玩”的真正意义和价值。自己的生活中,也立志做个好母亲,好好的陪孩子玩,还要赋予“玩”丰富的内容,我想我会做到的。

二、铃木镇一认为要改掉坏习惯是不可能的,唯一能做的便是培养正确的习惯以超越它。

确实是,一个坏习惯是很难改正的,他是学生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特别是坏习惯往往有它优越舒适的特性,很难让学生一次改正,但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个过程,经常的在孩子的耳边提醒,以督促他们形成好习惯,超越坏习惯,我想经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孩子也许就能体会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了。

三、家校结合的方法:冷静的帮助孩子分析自己的错误,启发孩子理解老师的心情,指出老师是关心和爱护他的,老师虽然生气,只要他认真改正错误,老师就会欢迎,()同时,母亲要把孩子改正错误的决心转告老师,让老师对孩子不抱成见。对孩子的进步充满信心。

做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经常的跟家长打交道,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良方,有时会把孩子的错误毫无保留的告诉家长,而很多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同的,有的直接就在老师面前揍孩子了,有的回到家里训,有的则能处理的很科学。所以,我们还有义务去感化,甚至是教育家长,正确的面对孩子的错误,用科学的家校结合的方法去管理和培养孩子。

书中倡导的好:教育应该同孩子一道成长!教师是教育的`执行者之一,我们也该一道成长了,给自己的孩子做个榜样,更给身边的孩子做个榜样。

《发现号读后感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