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心得模板8篇
作文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在写作文时,语言要生动活泼,避免平淡无奇,以下是路路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年高考作文心得模板8篇,供大家参考。
2024年高考作文心得篇1
文科622分 初见李瑞雪,她清秀的外表,温婉的举止,处处显露着文科女生特有的气质。李瑞雪家在山城区,家中有两个弟弟,作为姐姐的她是弟弟们学习的榜样,也是父母心中的骄傲。
在李瑞雪看来,三年高中时光,她做的最好的一件事就是认真做笔记。
地理笔记为例,她的笔记本上除了有针对一些地理名词的文字解释,还有大量的图片,有的是从其他资料上剪下来贴上去的,有的是李瑞雪自己绘制的。“我把各种资料整理在一起,进行分类、整理、总结,一目了然,在我查阅的时候能够很快找到需要的内容,可以省时、有效、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李瑞雪说,地理笔记本上的知识点,不少是她收集之后“升级”加工改良过的,上面有详细的注释。
文科有很多需要记忆的内容,这就需要不断重复,和遗忘作斗争。
李瑞雪有自己的一套记忆方法,名为“分散整合记忆法”。
以地理中湖泊成因为例,李瑞雪把湖泊想象成一个大水坑,水坑由水和坑两部分组成,然后把水从哪儿来和坑形成的原因进行归纳,一个完整的知识树形图就在她的脑海中产生了。此外,李瑞雪还“研制”了备考卡片,她把在背诵和做题时遇到的疑惑点记录下来,做成一张赟张赟掌心大小的小卡片,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反复翻阅,到高考前,她已经拥有厚厚一沓卡片了。
如何克服压抑、紧张赟的心理状态尤为重要。
在高考数学开考后,李瑞雪并没有急于动笔,而是深呼吸使自己放松下来,考试中间,她几次用考场镇静操调整情绪。
积累素材 找准方法张赟19岁 文科613分
张赟赟说:“努力就不会缺少回报,奇迹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她的家在滑县,她以613分的成绩成为我市文科第三名。三年前,邻居开车带孩子到鹤壁高中参加初中升高中的考试,张赟便乘车到鹤壁一起参加了考试,之后便成为了鹤壁高中的一名学生。
张赟非常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了答对语文考试中的成语题。
在高考前的最后100天时间里,她看完了近1000页的成语词典。张赟的家里有很多作文书,每晚睡觉前她总要翻看几页,丰富的作文阅读量对于高考作文的理解很有帮助。张赟每周至少要写一篇作文练手,运用当周积累的作文素材,以免考试时生疏,不知所措。
张赟认为,合理安排每天的时间,有计划地进行复习,学好英语是比较简单的。
她非常注重提升自己的英语作文写作能力,从高三开始,她每天练习一张赟手写印刷体,让自己笔下的每个英文字母都非常美丽。“我觉得英语前面的考题以选择为主,能拉开分数的就是英语作文,所以高考时我留了一个小时写英语作文。”张赟说。
学习文科自然离不开背诵,有一套自己的记忆方法固然重要,但一些固定的知识点也需要死记硬背来加强。同时,多做题,培养题感也必不可少。张赟介绍,做政治和历史的选择题不要先看选项,我一般是用手挡住选项,思考后再进行选择,避免先入为主。”
高考前一天去看考场,在张赟看来非常有必要。
提前一天在考场中感受考试氛围有助于考生减少紧张赟情绪,加快做题速度,“看考场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考试用的桌椅有些晃动,我告诉自己所拥有的就是最好的,从内心接受现有的考试环境远比不停抱怨,影响情绪要好。”张赟说。
认真努力心态平稳秦杨 20岁 文科620分
1994年出生的秦杨,比今年参加高考的多数同学都要大一两岁。他是一名复读生,不甘于去年506分的高考成绩,用了一年的时间卧薪尝胆,今年考出了620分的好成绩,成为我市文科第二名。
在复读的一年时间里,他每个月只有两天的休息时间。
秦杨的文综去年考了160分,今年考了246分,有了86分的大幅提升,秦杨认为这得益于他每天必看课本的好习惯。
“政治、历史、地理的基础知识点又多又碎,但必须牢记这些基础知识才能在考场上运用自如。”秦杨说,他每天都要翻看文综的课本,粗看章节串知识,精看内容记细节。“只看不练也不行,我会每天做《5年高考3年模拟(上)》的试题,认真琢磨高考考题的出题角度。”一年来,这本复习资料不知道被秦杨翻了多少遍。
文科考试,干净的卷面、漂亮的字迹在一定程度上对考生有利。
秦杨说,文科考生在答题时忌讳一长段从头写到尾,一定要条目清楚、语言规范,在段与段之间保留适当空隙。
“仔细是一种能力。”秦杨说,为了积累成语,他会把平时遇到的成语记录下来,查看词典后进行记忆,保存在脑海中的内容尽量与规范解释保持一致。
谈到高考作文写作,秦杨选择了开门见山直接点题,“首先保证不跑题。”秦杨介绍,高考作文最好不要过于隐晦,改卷老师不会有过多的时间揣测考生用意,“应试类作文有一定的技巧,优美的开头,好的结尾能吸引改卷老师的眼球。”
秦杨非常注重英语单词的积累,最喜欢英语阅读理解。
通过有趣的英文短文,不仅能增加阅读量,还可提升理解能力。高考复习前期,秦杨逐词逐句阅读,查字典读懂句意,后来开始练习,先看问题,带着问题读文章找答案。由于秦杨大量的单词积累,一些阅读理解中的选择题,他可以在查看4个选项后很快推测出答案。
除了上述学习和考试方法,秦杨认为自己一年100多分的提升和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复读的一年时间里,我每一天都过得非常充实,早晨5∶10起床,5∶35骑车出门,一般5∶50进教室开始背书,每节课的复习内容我都能够合理安排。”
2024年高考作文心得篇2
我看完了六集纪录片《高考》,深有感触。
20__年的高考倒计时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莘莘学子和家长们的心里,都有一份期待和渴望。我的职业是老师,也是一名高三学生的家长,我想说说,我——一个草根眼里的高考。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的家乡有三十几户人家、二百多口人的庄口上,出了一个商学类本科大学生,他的父亲是中师生毕业,身份是乡村老师。这是我童年时期对高考最初的印象。到了九十年代,我们那儿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都有了,但数量不多。我就是选择了走读师范中专的这条路,所以,总在心中,对高考,对高中生活充满了幻想和羡慕。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句话对草根出生的孩子,尤其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因此,高考在我的心中是那么神圣,那么庄严。因为我们上学的时代,大学还没有实行扩招,有的孩子即使念了高中,也未必有机会参加高考。我读小学时,亲戚家有在市一中读书的学生,他写的一手非常漂亮的庞中华体的钢笔字,最后也是回家务农了。
我记得自己上中师二年级时,我们邻居的二儿子高考考上了北京的一所高校,我的心里很失落,因为去北京读书曾经是我的梦想。我写信给父亲说了这件事,结果我被父亲回信批评了。其实后来我才明白,父亲的意思是:要我珍惜在师范学习的机会,一个农民家庭的孩子,就是能考一个师范学校,跳出农门,也是多么不容易的事。但总归我的内心还是很遗憾,无缘高考。
时间跨越进新世纪,随着时代的前进步伐,学生读书学习的机会大大增加,对于高考和进大学深造,都不再神秘。高考改革的政策活络了,招生的形式多种多样,大学扩招和民办独立学院、大学的兴起,这样一来,只要是坚持读书的每一个孩子的命运都有可能改变了,他们人生前途的选择不再那么狭窄了,他们真是赶上了好时代。
2006年,我在乡村初中教了一届初中毕业生,我尽自己的能力,引导让孩子们插上梦想的翅膀,让他们感到能参加高考是多么有意义!在知识和心灵两方面引导孩子们放飞梦想。四年后(复读),有好几个孩子通过高考走进了重点大学的校门,圆了我当老师之后的高考梦。
新世纪初弟弟也是参加了高考去重庆上了大专。我也是一边工作一边参加了高校函授的大专和本科的学习,取得了文凭。但我总感觉在知识的系统学习方面有很多欠缺,但我的专业是中文,我可以进行永无止境的钻研和学习。
等我的孩子上了市一中的实验班,我是真真切切的触摸到了高考的边缘。现在此时此刻,离明年的高考只有90多天了,我更加的淡定和平和了。三年高中,孩子、老师、父母亲都太辛苦了!当然先苦后甜这是有意义的,但过程真的是辛苦至极!
我和许多上高中孩子的父母亲聊过:高一时,孩子刻苦努力,上进;高二时,干啥事情都比较懈怠,当然那些好学上进的除外;可进入高三,能明显的感觉到孩子的变化了,开始阳光,有笑脸,态度积极,精气神十足。看到高三孩子的转变真的要感谢高考!不管高考的结果怎样,孩子积极面对高考的人生态度本身就很有意义。这是家长朋友们最欣慰的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来自寒门的家,一个来自草根的家族,只有通过高考的路,才能走上一条追逐梦想和实现梦想的路。愿觉醒的力量带给孩子们光明的高考之前程。
2024年高考作文心得篇3
时光如箭,岁月如梭,时间在不断流逝,不经意间,我已坐在高三的教室为自己的梦努力了。同学们,我们要把握住这难得的好时光,努力拼搏,张开你的翅膀,飞往梦想的天空吧!
进入高三,心情也变得复杂:有悲伤,悲伤自己浪费了太多美好时光;有欢喜,欢喜自己能在一年的时间里决定人生;也有担心,担心会失败。看到昔日有说有笑的伙伴,离开了我,去创造她的另一种生活,而我,依然坐在教室里。人,真的有很多想法,这一刻的想法难保下一刻不会改变。如今想通了,即使失败了,那又怎样呢,起码曾经努力过,也无悔了。而且,失败是走向成功之门的必经之路啊,没到最后都不晓得谁胜谁负呢!
现在,我的高三生活步上了正轨。既然如此,就不要再空想了,只有努力,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每当想到自己是高三生了,心里斗争就很激烈:时间不多了,我不能让自己的梦想破灭,为了让自己进步,把身边的同学当成切磋的对手,综合他们的优点来弥补我的不足,为高考做好冲刺的准备。忽然之间,发现自己长大了不少,不再是以前那个整天嘻嘻哈哈的女孩了。
此刻坐在高三的教室里,看着同学们埋头学习,听见沙沙的翻书声,偶尔有两三个同学为了不会影响到别人的而细声地讨论着问题。仿佛与外界隔离一样,一心放在学习上。这种学习状态总会让人有一种奋发的力量,我把这种力量当作前进的动力。
其实,能读书是一种幸福,而自己能坐在高三的课堂里为自己的梦奋斗,更是一种幸福。生活赐给我这份幸福,我不能辜负了它。别的邻家孩子早早就因为家里贫穷交不起学费,缀了学,带着不能完成梦想的心去了外地打工。而我拥有了她们渴望的机会,我要加倍努力学习,千万不要松懈。
我感到身边的友谊的可贵,哪天就飞往各自的天空。人生相遇本来就是一份美丽,抛开一切烦恼,把梦留给夜,把泪流给海,为了高三努力!
2024年高考作文心得篇4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笑迎高考。同学们,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不管我们是满怀憧憬和期待,还是满心焦虑和无奈,高考总是踩着不变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今天距高考仅有15天,万米长跑,我们已经跑过最后一个弯道,里终点仅有几步之遥。也许是强弩之末让你感到,也许是黎明前的黑暗让你压抑,也许你有着时日不多的紧张,也许你还有大势已去的无奈,但是,越是剑拔弩张的紧要关头,越是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定力和信心,勇敢迎战高考。
15天可以很短,弹指一挥间。若你只当它是日复一日的煎熬,整日松散怠慢,你的确成功地消磨了最后的时光,却失去了最后的查漏补缺、梳理知识的大好时光;15天也可以很长,长到你利用好每一天去尽可能改变现状,让不足得以补偿,让优秀的更加完美。不说你利用好每分每秒,至少你所花在学习上的时间都能发挥其最大效益。
以下向同学们提出我的几点建议,望有所帮助。第一,确保自身身体状况良好,注意饮食健康卫生,在天气不稳定时不要轻易减少衣服;作息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因为内心焦急而熬夜复习。健康而精力充沛的状态才是我们发挥最佳的保证。第二,保持良好的心态。高考说到底也不过就是一场考试,与其紧张不安,不如坦然接受。多年的学习生涯,我们已经身经百战,何惧这最后一战?第三,重视细节,查漏补缺。目前的学习状况已基本定型,我们要做到是不断寻找并填补知识漏洞。往往决定高考成败的可能仅仅是一个细节。第四,重视基础,回归课本。千万不要心高气傲,不屑于书本中最基础的。
高考内容一定是从课本最基本的思想中发散出去,只有把握好这些,才有可能有所突破,或是获得意外的惊喜。
在这仅剩的十几天中,没有出息原地徘徊就是后退,就会被他人逾越,不要只是妄自嗟叹或感叹他人的收获,更不要被他人的成果吓退而感到自卑。在这最后的时间内,明确自己的目标,不要被压力击垮你的梦想。始终坚持向着你的梦一步一步迈进,结果不会令你失望!
其余的话不用我说,道理也是显而易见,在这倒计时的日子里,将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精心学习那份等待时机的成熟,也一定要保有在这份等待之外的努力和坚持。十二年寒窗,我们铭记承受过的辛酸,我们牢记进步时的欣喜,走过那段光明前最黑暗的道路,我们已站在光明的门扉前。六月七日,让我们一起迈出最后一步,最大一步,带上最美的笑容打开这扇大门!
2024年高考作文心得篇5
宁夏理科状元李煦文分析学习经验时提到了错题本,而去年宿州高考理科状元赵梓楠接受采访时更是强调了错题研究的重要性。这已经是第n次高考状元们分享学习心得提到错题本的使用了。
我们可以想一下,高考状元们那可是省、市里的第一名啊,模拟考和平时考试中做错的题本来就少得可怜,为何还这么重视错题呢?
因为,每道错题都切中了自己知识掌握的弱点,指出了你的学习上不足之处。
这才是最好的针对你个人的个性化学习资料;在这一点上王尚老师认为每位同学所记录的错题本是任何高考专家、辅导书都无法做到的。
我们都知道,学习要有的放矢,特别是高考备考的时候,每一分都非常宝贵,要把自己的时间用在最需要投入的地方。自己哪些地方是薄弱环节呢?错题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虽然错题本复习冲刺阶段的最好助手,可相对而言,它是一个见效慢的学习工具,很多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坚持不下来。
错题是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积累的,只有有了一定的量,才有价值。
还有一点,就是错题本一点要养成多看多想、定期看、多想、多总结的习惯,它才能发挥出其效果来。而这一习惯的养成,需要太多的自制力了,显然这是一座大山,需要同学们翻过去,很多学生走到一半就知难而退了。
高考状元们的学习方法值得学习,他们不仅仅学习成绩好,更重要的是会反思学习方法,总是在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效率。而这一点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的。
2024年高考作文心得篇6
要谈高三的学习心得,我认为应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为学习方法,二为学习心态!
到了高三,必不可少的是题海战术!相信大家已经深陷其中了!但是题做得多,效果未必好,我们需要适时地进行总结和反思。错题本就由此诞生了!错题不必题题都记,一类的题可以只整理一道典型的,其余的自会理解。我们不仅要知道自己错,还一定要明白为什么错,也许这其中就隐藏着我们的许多知识漏洞,必须及时填补。一道大题做错,我们不必全盘整理,可以将其肢解,分析透其中蕴含着那些知识点,进而消化吸收。题目的积累应该是伴随着知识点的整理的。高考要考三年的内容,有很多看似很繁杂无章的东西。要消除这种混乱感,我们必须将所有内容进行一次整合,先在脑中架构起一个大的知识框架,再一点点添枝加叶。
上述的方法是普适的,但归结到各科时,又会有很多不同之处。英语和语文这些文科性质的学科需要的是平时零碎时间的积累,功到自然成。生物和化学要多翻看课本,把课本吃透了,做题就不在话下。而数学和物理则需要付出大块时间来做题,题做得多了,才会有感觉,也才会在脑中形成一套正确的思维方式。在对各科的时间分配上,可以因人而异,大家应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
高三后期,心态比知识更能决定成败!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心态也决定着我们知识的吸取。拿我自己来说,我在高三后期曾经有过一段情绪的波动,导致成绩下滑。但我们应该认识到,一时的不顺是很正常的,我们完全不必因此丧失信心。只要摆正心态,重整旗鼓,我们完全有可能迎头赶上。我在大学班上的同学很多都说自己高三曾经落入低谷过,但因为没有放弃,坚强地拼到底,他们最终迈进了清华的校门。高考前的每一场考试,都是在为我们积累经验,发现不足。我们完全没必要为一两次的失利耿耿于怀。学会耐挫是一方面,我们还应该学会克服自己的烦躁心理。高三的题很多,大家有目共睹。做题做得心烦,也是人之常情。但我们必须学会快速有效地摆脱烦躁情绪。你在看某一科看得难以再集中精神时,应该要果断地调整,可以转而做别的学科的题来进行休整。最重要的是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不要钻牛角尖。
总而言之,高考,拼的是时间、效率和心态。缺一不可!一个合格的高三学生,应当学会把握自己。高三,为自己而战,是输是赢,全看你!最后,预祝学弟学妹们都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回报家人,回报恩师,回报自己!
2024年高考作文心得篇7
高考二字,是人人皆知且最具有影响力的名词,对于中国千万名考生而言,可以改变命运的先行词,这六集真人真是令我感慨万千。
从失败者开始,以校长的选择落幕,每一集都值得我深思和启发,第2集毛坦厂中学的班主任每天的辛勤付出,使我看到我们班主任的影子若隐若现,身临其境,再加上剧中班主任带的一届高考失败者,其思想行为都如同罪人一般,再次表现出来,这就更好增加了管理难度,在他们身上我看到高考失败的可怕和可悲,同时又清醒了一番,当成千上万名家长绞尽脑汁在狭窄的地区与大家共处一室时,他们的焦虑与不安便又呈现在眼前,我更理解了父母的不易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渴望与迫切。
随后当一些孩子没有机会上高中时,他们奋斗,他们努力,他们拼搏,这一行为又深深鼓舞了我,他们没有优越学习环境都如此辛苦,那我何谈松懈呢,他们努力的身影将是我学习的方向,更是未来我学习的导师。
第4集,那个拼搏奋斗拼命走出大山的小女孩,她用自己的行动不负众望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但不幸不久后奶奶去世,更是这一悲惨故事让我认识到,我现在的幸福感与满足感,而我也正奋不顾身的使自己达到饱和感。
我们可能对某些事情是未知态度,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哪些身居大山经济短缺的学生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更是想尽一切办法实现理想,身处发达地区的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学习。
2024年高考作文心得篇8
学习没有捷径,但是学习有方法。无论是高中理科还是高中文科,只要找到方法,所以的问题将迎难而解。下面是有途网小编整理的历届高考状元总结的学好高中文科的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怎么学好高中文科
我在学习时,喜欢频繁地与同学进行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在活跃而融洽的学习气氛中令自己得到进步。学习的时候集中全部精力去投入,要求自己一定要达到高效率。(李滨兵,湖南湘乡一中,文科666分(130,134,133,269),北京大学)
也许是由于我为人比较热情,对于需要帮助的人从来不会拒绝,所以同学们遇到难题总爱向我求助。不少同学都来我家问过题,一呆就是一下午。我从来不觉得被别人占用了这么多时间是种损失,其实帮助别人答疑解难的同时对自己也是种提高。(罗佳媛,内蒙古呼和浩特二中,文科668分(143,125,145,255),北京大学)
我认为,课堂上的45分钟,顶得上课外通宵达旦的复习和补课。夜自习是我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的时段,我努力做到当天的知识当天复习,两三天后进行一轮系列复习,并做相关学习资料对知识进行检测。(朱萝伊,浙江象山中学,文科684分(137,134,133,280),北京大学)
高中文科学不好的原因
首先,高中文科在学习上要与生活的时间安排缺乏科学性,如睡眠时间不能保证,文体活动时间被挤占,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走神”。这当然会严重影响学习效率的提高。
其次,高中文科的学习过程缺乏主动性,如过份地依赖对教材的阅读而很少采用做笔记、卡片等更有效的文科学习方式;很少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变成了阅读就是背书,这显然不利于归纳、比较、分析和概括等学科能力的培养;对考试麻木不仁,消极应付而很少进行研究,积极应对。这种被动学习的态度与行动,显然与“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高考改革方向相悖,因而也就难以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最后,记忆方法尚未优化。毫无疑问,高中文科各学科“主体知识系统的基础还是必须识记的,这是学好文科的基础,也是顺利应试的前提。调查表明,无论是识记的内容还是识记的方法,文科生们都未必能很好地掌握了,这当然不利于知识的巩固,也不利于备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