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6篇

时间:2024-06-05 11:15:22 分类:心得体会

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弱点,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优秀的心得体会是抒发我们内心真实感受的重要文件,下面是路路文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6篇,感谢您的参阅。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6篇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篇1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比喻粮食的来之不易,每一粒粮食我们都要爱惜,可人们却知而不做。

比如,我们中午吃饭,有的同学只吃鸡腿什么的,剩下的米饭,菜,全都到水房倒掉,他们自己认为不好吃,不要了,那非洲的孩子们能有馒头吃就高兴的不得了,那要把这饭给他们,他们不得高兴坏了,再说你倒掉的一粒米饭,一点菜,可都是农民伯伯很不容易,一点点种出来的呀!你随手一倒,那农民伯伯的很多辛苦都白费了,要是换过来,别人随手一倒,你去辛辛苦苦地种,你愿意吗?那为什么你在倒的时候不去想想农民伯伯呢?粮食可是农民伯伯用汗水,用勤劳的双手种出来的,人们啊,节约一些粮食吧,就按小的来说,全国每人节约一粒米就等于节约了13亿粒米,吃惊吧,一粒米是很少,但你要坚持每天节约一粒,那你一年就节约了365粒米,那米就能再做成一碗米饭,去捐给一些贫苦的人,这样就可以帮助一个人维持一顿饭,如果这个人已饿到极点,已快无法坚持时,这碗饭就说不定可以延长她的生命,一碗饭的力量无限大,有时在你眼里是一碗即将被倒掉的饭,但在一个饥饿的人的眼里却是一碗维持生命的饭。

因此,我建议:重视抓好节约粮食。一是在建设节约型社会过程中,把宣传对粮食的节约放在首位。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及其他宣传教育手段,广泛宣传当前国际市场粮食紧缺的严峻形势、国家粮食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勤俭节约传统美德、节约粮食和食品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形成反对浪费粮食和食品强大声势。动员机关、部队、企业、学校、街道、社区、乡村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崇尚节俭、适度消费、文明生活的理念。营造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浓厚氛围,开展节粮食堂、节粮连队、节粮企业、节粮学校、节粮社区创建活动,把节约粮食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我国是实行计划生育的国家,对人口出生实行限制,也应该对过多饲养宠物限制,以减少对粮食的消耗。节约粮食的宣传教育要常抓不懈,深入人心。

二是从娃娃抓起,从年轻人做起。在大中小学中普遍开展节约课程或者教育。家庭对孩子的节粮教育要从一天三顿饭做起,让自觉珍惜粮食的习惯在餐桌上形成。所有的家长和所有的学校都应负起这个历史性的责任,切实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节约资源、节约粮食的意识,真正使这一代人从内心深处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和素质。

一碗饭的组成着永远是米,米的生产创造者永远是农民,珍惜一碗饭就是珍惜一碗米;珍惜一碗米永远是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珍惜每一粒粮食吧!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篇2

新世纪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今年夏粮再获丰收、全年有望获得好收成,能够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但应看到,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在高起点上继续保持粮食发展的好势头,面临更多挑战。主要表现为“五个并存”。

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与资源硬约束趋紧并存。影响需求增长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人口增长,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每年新增人口仍在700万左右;另一个是消费升级,每年新增城镇人口1000多万。由于人口数量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全国每年大体增加粮食需求200亿斤。同时,耕地、水资源约束持续加剧。我国人多地少水缺,人均耕地、淡水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和25%。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每年要减少耕地600万亩—700万亩,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态用水还要挤压农业用水空间。为了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还要适度退耕还林还草。需求增长、资源减少,将使粮食等农产品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与结构性紧缺并存。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粮食生产快速增长,而消费升级较慢,出现过短暂的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这种供求格局已经改变。从总量看,现在已经有缺口,未来缺口还会继续扩大。预计到20__年,粮食需求总量大约在1.4万亿斤左右,按照目前1.2万亿斤的产量基数和95%的基本自给率,要保持年度产需基本平衡,每年粮食至少要增产200亿斤。从结构看,现在一些品种缺口较大,未来缺口还会继续扩大。典型的是大豆缺口逐年加大,去年进口大豆超过6000万吨。有限的资源就摆在那儿,增加谷物种植就意味着减少其他作物种植,而需求又都在增加,这种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

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与比较效益下降并存。多年来,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出台“四补贴”、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等政策,解决粮食效益低的问题,但成本上涨、效益下降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从生产成本看,我国农业日益显现“高成本”特征。这些年农资价格、土地租金、人工成本等生产要素都在上涨,特别是过去忽略不计的人工成本快速上涨,农忙时节有的地方一天100多元都请不到人,一些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很难承受。从种植收入看,比较效益偏低并呈下降趋势。多数地方,一亩粮食的纯收益只有二三百元,农民说,“辛辛苦苦种一亩田,不如外出打几天工”。这将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篇3

以前我的同胞还没有这么多的时候,人类很辛苦,它们辛苦的种我们,却总是得不到好的收成,就算是得到了好的收成,也还是填不饱肚子。后来时代进步了,国家发展了,那些充满聪慧和勤劳的人类再一次的将我们种下,这次收获的时候,让他们大吃一惊,他们收获了无数的我们,而我们也让人类的生活从此变得更加幸福了。

勤劳的人类为自己带来了美好的时代,而我们也仅仅是在一代一代之中完成着自己的使命。我们本身是粮食,但我们更是这个世界上重要的一种存在。如果没有我们,我不敢相信人类现在用什么在进食,我也不敢想象,这个世界上还会不会有这么多美食。

可是现在,我们却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无视我们,轻视我们,甚至浪费我们了。我们感到很被悲痛,当人类把我们丢弃在垃圾桶,河道里,大海里的时候,我们是绝望的,因为我们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我们没有将这一份责任从生带入亡。或许有几个幸运的同胞可以通过大海,通过风,继续生存下去,可我们依旧无法完成自己的使命,原因只是,我们不再受人类的重视了。

我知道,你们的生活已经走向了更好的一个时代,但是请你们不要忘记,我们是维持你们生活,维持你们温饱的基础,请你们也不要忘记,每一颗我们都是劳作之人的一滴汗水啊!或许现在市场很丰富,各类粮食价值都很合适,每家每户都有的剩余,但勤俭节约这四个字是可以从古至今,绵延不绝传流下来的,所以亲爱的人们,请你们收拾起内心的那一份骄傲,用一份平稳和善良,用心的珍爱我们吧!我们愿意为你们付出所有,但也请你们在这幸福的时代里不要将我们遗忘,不要将我们放弃!我向你们倡议,请珍惜每一颗粮食,这是一份爱,更是一份责任!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篇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农业科技进步作为增加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根本途径,科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作用日益加强。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开展联合攻关和试验示范,推进农业技术进村入户,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建立起超级稻、矮败小麦、杂交玉米等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基本实现主要粮食作物良种全覆盖。

绿色、高效是粮食生产技术发展的方向。我国大面积推广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节本高效技术。目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农药、化肥利用率分别是39.8%和39.2%。

从传统的“镐锄镰犁”到智能化的“金戈铁马”,粮食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加大对农机制造业的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投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链,对农民购置农机具给予补助,有力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进程。

为了激发创新热情,“十三五”时期,国家从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导农业科技工作者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希望的田野处处涌动金色的希望。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篇5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同学们,当你们吃着碗里香喷喷的米饭时,你们是否想到了这诱人的粮食从哪儿来的呢?

有一次吃饭,我感到饭菜很不好吃,刚进嘴里就吐了出来,弄得满地满桌子都是掉落的饭菜。爸爸见了我这样,很是生气,质问我说:“明明,你知道我们碗里的饭菜从哪儿来的吗?”“从田地里种出来的呗。”我满不在乎地说。“你不知道农民伯伯多么辛苦才种出来的粮食吗?”我摇摇头。于是,爸爸决定周末带着我去农村,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种地的。

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爸爸带我来到了农村的田地里,我看到一位五十多岁的老爷爷在拿着锄头吃力地锄着草,已经汗流浃背,上衣已经湿透了,喘不过气来。我想:农民伯伯真是辛苦啊!能在这样烈日炎炎的天气下干如此劳累的活儿,真不容易呀!老爷爷把杂草清理的是那么干净,在看看他那双长期劳作的手,早已成了黑黝黝的,结满了厚厚的老茧,这时我才真切地感觉到我们的粮食饭菜真的来之不易啊!对自己以往浪费粮食的行为倍感愧疚。

我们全球有五十亿人口,我国就有十多亿人口。一人一碗饭世界全球都要吃五十亿碗饭,但我们农村里的田地正急剧地减少,一片片良田正变成高楼大厦,供我们食用的粮食也正逐年减少。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粮食,那么一天就可以节约五十亿粒粮食,可以去帮助那些因为贫穷、自然灾害等原因正在挨饿的人们免受饥饿之苦。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伯伯们为了粮食,冒着严寒酷暑,在田地里辛勤劳作,从而我们才有粮食吃。每当我再望着香喷喷的.米饭时,农民那辛苦的背影总能在我眼前浮现,心中不由然想起这首诗。

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珍惜每一粒粮食吧!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爱粮节粮的模范。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篇6

这位伟人,有着一生用不完的美筵,正是因为他的节俭。冯玉祥将军教育儿子冯洪国也是如此:“儿啊,你要脱下军装、皮鞋到牛栅里去熏一下,闻一闻牛屎味,才会知道五谷香。古人说:奢能灭志,俭以养德。你虽然还不曾管事,谈不上奢华,但以你的穿戴上看,是危险的!”这蕴含着深刻道理的话“一板子”把冯洪国打醒了。他脱下了军装、皮鞋,换上了青年的便衣,穿上了粗布鞋。事情是这样的,冯洪国日本留学回国后,看望多年不见的老父亲,当父亲看到儿子身着西装脚蹬皮鞋,浑身散发着浓浓的香水味,便这样地教育自己的儿子。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补丁、牛棚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看到的是优越的生活环境,一到夜晚,万盏灯火大放光芒,一幢幢大厦顿时披上了宝石镶嵌的衣衫;一条条街道犹如星光闪耀的银河;再加上射灯如探照灯似的来回晃动,而在这闪耀着的美丽背后,又有谁看到了浪费的影子。的确,许多人都会这样认为:生活条件好了,就应该有这样的享受。于是,节约也随之被人们抛在了脑后。

这天中午,我经过学校的小店,里面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啊!同学们进来时迫不及待,出来时满载而归,我尝点你的薯条,你吃点我的鸡腿,真是不亦乐乎。我在班级里简单地做了一个调查:平均每天到小店去4次以上的有6人;去3次的有10人;去2次的有30人;去一次的有7人;一次都不去的没有(因为今天不去明天可能就去了,虽然我去小店的次数不算多,但我也在去的行列中)。去小店为了买学习用品的占四分之一;肚子饿买吃的占四分之一;还有四分之二的是为了解谗,看到别人在吃自己也要吃,更有同学是拿零食当午饭,中午菜不合胃口就一倒了之。前几天班级里还掀起了一股风,看谁穿得最有品味,今天你穿李宁,明天我就要换上安踏,有人还嘲笑同学穿假。哎,我真想告诉大家,勤俭才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不是攀比与浪费啊!

在班会课上,我和老师商量把《俭以养德》这篇文章推荐给同学们,老师同意了,听完了我对文章的介绍,同学们都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是啊!艰苦的生活虽然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我们仍应牢记:平日里节衣缩食,困难时才容易度过难关;富足时豪华奢侈,穷困时将难以生存。勤俭节约这一美德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

《关于粮食安全的心得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