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对与错心得体会7篇
心得体会是记录自身成长和进步的重要秘籍,通过写心得体会,我可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从而提高自我认知,路路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身边的对与错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身边的对与错心得体会篇1
张小娟是张北县二泉井乡西大淖行政村人,她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小娟与身有残疾的父亲、八十多岁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今夏,她刚从张北县一中毕业,以626分的成绩考取大连理工大学。
7月25日一大早,简单的早饭后,父亲到山上放牛,张小娟在家打扫卫生、给家禽喂食、扫院子……汗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她却感觉不到。
临近中午,张小娟摘了两个西葫芦和西红柿,钻进低矮的厨房里,张罗起午饭来。素炒西葫芦、白菜炖豆腐,张小娟在奶奶的指导下学会了这些家常便饭,炖肉则只有在过年时才会做。进入伏天,即使在坝上地区,家里也闷热地透不过气,她不禁担心起父亲来。烈日下,爸爸牵着两头牛缓缓走来,影子缩成了一个圆圈,却是她眼中最伟岸的身影。
父亲在张小娟还未出生时因车祸落下了残疾,但父亲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这个家。他不忍张小娟成为留守儿童,选择在村里种地供养着一大家人。20亩旱地,只能种植莜麦、小麦等产量低的农作物,一年到头,除去化肥等成本,一亩地纯收入只有70元钱。张小娟考上张北县城的初中后,父亲借钱养了两头牛,靠卖牛犊和牛奶供小娟读书。
父亲的付出,张小娟看在眼里,记在心间。傍晚,父亲忙着挤牛奶,又挨家挨户送奶,回来后,清洗挤奶用具,给两头牛喂草料和水。忙完这一切,父亲才坐下来,大口地往嘴里扒拉饭,他饿极了。张小娟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暗下决心要更加努力学习,摆脱穷困的命运,回报父恩。
“我很感谢父亲含辛茹苦地将我养大,家庭和出身是不能选择的,贫穷让我学会了坚强和自立。我能做的就是靠自己的努力,让爸爸和爷爷奶奶过上好日子,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张小娟说。
身边的对与错心得体会篇2
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了反映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事迹的专题节目《榜样》,以“喜迎十九大、共圆中国梦,走近学习榜样、凝聚复兴力量”为主题,选取了廖俊波、陈先达等12名优秀共产党员为代表,向我们讲述了他们平凡而震撼人心的故事,在不同的领域,共产党人用不同的方式践行着共同的信仰,让我们在充分感受他们的担当和奉献的同时,更多的是我们应该怎样去记住这些榜样和传承他们的榜样精神。
龚会珍、甘祖昌夫妇始终坚持共产党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信仰,毅然脱下军装,回乡当起了农民教师,教书育人。同时夫妇俩将省吃俭用下来的钱帮助乡亲们搞建设、创丰收,在甘祖昌将军去世后,其妻龚会珍继承将军遗愿,到军队、社区开展革命理想信念教育,把自己的工资捐给需要帮助的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陈先达老先生基于自己的学习和亲身经历,在他走上讲台61年来,可谓座无虚席,被称为“行走的马列字典”,他始终坚持一个共产党员如果没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没有共产主义信仰,他不可能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廖俊波尽管平时承担着繁重的行政工作,但他只要有时间,有机会就扑在基层,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真心实意的为百姓谋福祉。作为党员干部,他用自己的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人民公仆的使命和担当。在廖俊波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
身边的对与错心得体会篇3
俗话说:“人无完人。”榜样就好似一艘船,让我扬起希望的帆,驶向成功的彼岸;榜样就好似一盏灯,照亮我前方的道路,驱逐黑暗的彷徨;榜样就好似指南针,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让我不再迷茫……我们身边的榜样,他们身上就有一种金子般发亮发光的东西——那就是我们应该取长补短的。
我的榜样——她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像月牙似的浓浓的眉毛下有一双水灵灵的、如朝露般清澈的大眼睛。高挺的鼻子下有一张能说会道的樱桃小嘴。她爱梳麻花辫,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她阳光开朗,总是一脸幸福的笑容。她虽然不是我们班秀的,但她身上的品质与精神,像磁石一般“吸引”着我,让我不得不为之赞叹。
刻苦努力的她·我学习的榜样记得那是一次单元测试,老师发下语文试卷,一个个成绩从老师口中飞出,老师洪亮的声音响彻教室。眼看前十名的卷子已经发下,她焦急地望着老师手中一张张卷子慢慢减少。当老师喊道她的名字时,没有喊分数,只是小声地说着。老师望着她,班里的同学迷惑地望着她。她顿时舒展眉头,又像平时那样甜甜地笑了。当她回到座位时,看到那鲜红的79。5分时,握紧了拳头,她在心里默默地喊着:“没关系的,你要继续努力,没有,只有更好!前面的路还远着呢,不要辜负爸爸哈哈哈期望!”当又一次测试来临时,她认真仔细地答卷,她以排名第5的成绩得到了老师的赞扬!这次,她又笑了,笑得很甜……她每天积极发言,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她乐于助人,经常帮助同学,刻苦努力的她,是我学习的榜样!
身边的对与错心得体会篇4
在我的心目中,有许多我学习的榜样,比如说:我们班的头号语文能手王楚禹,数学能手的吴仙、卜先阳…...但是,我的最好榜样是卜先阳,因为别的同学成绩有时不平稳,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不是语文好就是数学好。而卜先阳他语文数学成绩一样好。
他爱打乒乓球,在我们班上被称为球神。有一次,我在和几位同学对打乒乓球,那些同学根本不是我的`对手。突然卜先阳过来和我单挑,乒乓球三局年两胜。我用了所有的能力,孙亚文一次、两次、三次!我一球也没赢,他是我的克星,他一上场直接是秒杀!班上没有人的球技能比过他。
他这个人也有一个特点,就是很会给我们同学之间解除矛盾。有一回听写,班里吵闹极了,我一看这不是在打架吗?两个同学在打架,打得连桌子都翻了,我问了在场的同学这是怎么回事,他们说:“是因为一个同学不小心把另一个同学水瓶打破了,那位同学已经说了“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可那位同学还要打他。”这时,我正准备去对那位同学说是他不对时,卜先阳先出场了。他几句话就把那位同学给说服了。可另一位同学还是不服,就和卜先阳打了起来,卜先阳几下就把他给打败了。通过这件事,我看到了卜先阳的另外一面。
他虽然不是班长,但他很努力。上课有些同学喜欢开小差,但他可是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有一次下课铃声打了之后,同学们都飞快地跑出去玩了,而他却一个人静静地坐教室里看书。他从来没有被老师批评过,他的这些优点我都应该学习。
除了卜先阳我还有一个死对头,他就是王楚禹。他是班长,也是我们小组学习的一号,我在这个小组是二号。我跟他每次考试都是要比一比的,他考得比我低我就高兴,他考得比我高我就伤心。我一直都想把组长的位置给拿下来,可是一直都没有成功。因为每次考试的成绩,都是他高一次,我低一次。我高一次他低一次。
从这些事情来看,我一定要向他学习。他是我心中的好榜样,他的学习优秀,身体健壮,乐于助人,他就是卜先阳。
身边的对与错心得体会篇5
在这个充满希望和收获的季节,我结束了六年的小学生活,同时又迎来了我的初中生活。
开学了,我怀着即兴奋又紧张的心情踏进了初一一班的教室。新的教室、新的同学我们见到了班主任赵老师,赵老师给我们作了自我介绍和简短的建议及要求,让同学们为初中生活做好准备,瞬间拉近了我们师生间的距离。
为了使我们尽快的适应初中生活,学校为我们安排了为期一周的军训。站军姿、齐步走、跑步、平指尖转法军训虽然短暂,但却让我记忆犹新。那点滴的过程,成为我初中生活永恒的记忆。
通过这次军训让我学会了坚持和忍耐。军训之后,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我被老师选为初一一班的班长!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即是惊喜又是惊吓!惊喜的是:我可以借此机会锻炼一下自己。惊吓的是:万一做不好,岂不是辜负了老师对我的信任和期望!但是后来我又仔细想了想,既然老师把这个职务交给了我,也是对我的信任,所以我只有认真地去做好,才能不辜负老师对我的信任和期望。荣膺班长让我对班级体的责任感倍增!
我们班及时召开了家长会。回到家,像往常一样,妈妈把我叫到书房,以聊天的形式和我谈了话,我们的谈话在严肃而愉快中进行了大概40多分钟。其实在这次谈话之前,也就是军训的第一天,妈妈就以微信的形式,发给了我一封语重心长的信。信笺让我感慨万千!让我感觉自己真的长大了!静下心来,我总结了老师和家长的话:在细微处见功夫,在严格和自律上显自立、在落实上取质量。
初一,我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一切都是崭新的。我要做的更好,为我的青春的篇章添上华丽的一笔。
身边的对与错心得体会篇6
怎样做一个好教师,一个好教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品质?从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好教师至少应该具备这样几个方面的品质,即爱心、敬业、好学、钻研。
爱心是从事教育事业的基础。x老师正是将全部爱心倾注在孩子身上,创造出了教育的奇迹。
敬业对于出色地从事任何工作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品质,教育工作尤其如此。敬业就是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处理好家庭与工作、个人与集体等多方面的关系。x老师用她28年的教育工作实践,为我们准确地诠释了“敬业”二字。
好学,对于一名优秀教师来说十分必要。若要胜任工作对象不断成长的教育工作,唯有保持好学的品质,不断地学习。xx总是利用假期参加各种教育研究的前沿信息培训。平时,她每月读10本杂志、每个季度读1—2本理论书籍,读过各类理论书籍近百本。正是以这样的好学为基础,她才能成长为一位智慧型的幼儿园园长。
x老师长期以来以积极开展教育研究作为提升自己创造品质的重要途径。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版,为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幼儿的观察、分析、评价提供了直接的参照和支持,为教师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提供了范本。
做研究型的好教师,这是时代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只有成为研究型的好教师,我们的教育实践才能进行得更加丰富多彩,才能适应现代社会以及儿童身心发展的不断变化,使儿童在我们的幼儿园、学校得到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身边的对与错心得体会篇7
如果说吴老师从事的幼儿教育事业面对的是苗圃里最娇嫩、最烂漫的花蕾,那我们职业教育所面对的学子则是角落里那丛独自飘香的小花,或许少人问津,却仍奋力生长。培育呵护这方花朵禾苗,亟需我们倾心播撒师爱的阳光雨露,用“师爱”为他们架起成功的金桥。
首先,要以理解之“爱”感染学生。从吴老师身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成功,需要我们扮演好“人师、严父、慈母”的角色。理解职校生心底的自卑与迷茫,理解他们所表现出的懒惰、偏激以及沮丧,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
其次,要以尊重之“爱”引导学生。我们只有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欣赏学生,才能唤起学生对美好人性的热爱,对老师教育的认同。我们将以吴老师为榜样,进一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积极引导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再其次,要以赏识之“爱”激励学生。职业学校的孩子尤是需要赏识的'群体之一。吴老师说“没有笨小孩,只有懒老师”激起我们几多共鸣。今后,我们要紧密联系学校开展的全省德育品牌--成功教育,在已有的“十一表彰”等活动基础之上,进一步扩展鼓励性评价的范围。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开拓,为学生走向成功创设更多的条件和机会。
教育之路既是光荣之路,又是曲折之路。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在职业教育的漫漫征途上,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吴邵萍老师先进事迹,以吴教师为榜样,面对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我们绝不削足适履;面对家长的期望社会的期待,我们绝不浅薄浮躁。我坚信,在吴老师的事迹引领下,将“师爱”贯穿于我校成功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爱必能浸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职业教育必能为每一位学子架起通往成功的金色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