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掷课教学反思5篇

时间:2024-04-24 18:15:37 分类:心得体会

一份教学反思是能看出一个教师的综合能力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在好了再下笔,一份有意义的教学反思是需要一针见血地指出自己的不足的,下面是路路文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投掷课教学反思5篇,感谢您的参阅。

投掷课教学反思5篇

投掷课教学反思篇1

双手投掷实心球,是小学三年级的学习内容。但小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弱,所以在体育课中要“动中学、动中健、动中乐”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下面就实心球的教学做一个反思:

一、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动作技能。通过几种不同的“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思考总结,在快乐的学习中体验动作技术,让学生自己得出投掷的基本动作,养成正确的投掷习惯,从而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本案例中,教师始终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课堂,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整堂课的各项投掷体验活动中,同时学生们也相互学习,相互评价,及时提醒和纠正同伴的不足,构造了一种民主合作的氛围。

三、一节好的体育课应该有好的目标,同时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撑握投掷的技巧,改正了以前向下砸球的习惯,同时也改正了大多数学生只用手臂力量不会使用腿部和腰部力量的习惯。

四、投掷教学更要注意安全教育,本课开始便向学生说明了安全的注意事项,使学生养成听从指挥统一行动的习惯,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

五、本节课的不足够也很多,如:

(1)队列队形的调动不够合理,口今不够规范,

(2)开始的抬头有点机械,需要让学生放松自然。

(3)气氛不够热烈,及时评价不够精炼。

(4)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练习,加强练习密度和强度,同时特殊学生也要得到照顾。

(5)课件的运用与课的环节不够融洽。

投掷课教学反思篇2

上周四我校体育教师和重庆市人民小学进行体育教学研讨活动,有四人分别就《原地侧向投掷》、《原地正面投掷》进行了同课异构,效果十分显著。现就陈湘全老师的课进行一个课例研究,得到了不少教学上的思考。

陈老师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学生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他们想象力丰富,喜欢创编与自我尝试。因此,教学中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能力特点,通过游戏激趣,也通过游戏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巧妙地将游戏教学法渗透教学全过程,引领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轻松掌握正确的投掷方法。全课采用游戏教学法,充分挖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激情,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体验,轻松掌握。由开课的队伍调动“上山打老虎”游戏——准备环节的“找方向”游戏——基本环节的“小球跳跳跳”;“小球飞飞飞”——结束环节的“小球踢踢踢”这5个游戏构成了一条学习主线,老师引导学生沿着这条主线在游戏中学习,也在学习中游戏。

看了陈老师的课得到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本,比如:语言的生动性,动作的连贯性,队伍的调整性等等;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整堂课自制教具一用到底,一材多用;教材的搭配上有不少于5分钟的素质训练,让孩子真正的得到了体育锻炼,达到了体育课的时效性。

同时我也得到了一些反思:语言的重复性“你、我、他”感觉整节课都在说,做的时间是不是稍微少了点;学生动作的协调性,一只手拿轻物,一只手拿绳子,既要想把手上的东西投掷出去,又要想把另一头紧紧拽在手中,是不是会让人一心两用,是不是会让动作没有那么的协调,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这种教法确实让我有点“困惑”;练习的方法上,学生学习投掷动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掷远,但是在解决快速挥臂的问题上就让学习的学生走进了误区“对地练习鞭打动作”,虽然是在练习快速挥臂,但是是不是每个孩子真正的把动作落实到位,教师的观察就起到了很至关重要的价值,陈老师有观察,观察的面比较小,造成了个别学生的错误动作,此时如果能进行对比性评价,那么我相信就可以根本解决这个问题。从中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上一节体育课不难,但是要上一节优秀的体育课真的很难,从对课的把握到设计再到实施,40分钟远远不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修炼。所以我觉得陈老师的课虽然有一些不足但是都是值得我学习和深究的。

我要感谢朝阳这份沃土给了我很多学习的机会,我相信我会做好新一代的接班人。

投掷课教学反思篇3

把学习运动技能与体验运动乐趣,在课堂教学中相互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体育课中能做到“乐中练、学中练、玩中练”,很好地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新理念,这是本节课教学内容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

为达到这一教学效果,本课教学内容以选择《原地侧向投掷垒球》为载体,在教学设计上作了精心安排,以趣导学,以趣激练,使技能教学融化在趣味性的活动之中。通过投纸飞机、投小纸团、游戏“投毽球比多”、投小沙包、投垒球过2米高横绳、投垒球过目标标志点和游戏“自选投掷活动目标”等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得到体现。教师“教中有乐”,学生“学中有趣”,学生的在课堂上多了一些体验,多了一些选择,多了一些启迪,团结协作、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具体表现在:

一、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

在教师点拔、提示、引导下,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态度发生了真正的变化,自始至终都呈现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动感和欢乐的笑声,自主练习,合作活动,获得成功,共亨体验溢于色。

二、师生关系互动、和谐

本课教师通过启迪,引导学生练习,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能较好关注每一位学生,保证每一位学生能获得身心愉悦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机会,如游戏“自选投掷活动目标”所安排的4个活动目标(a、滚动篮球,b、滚动呼拉圈,c、拉动滑板车,d、拉动吊挂呼拉圈),虽然投准有异有难,但都是为不同技能水平的学生设计,让他们自主选择参与,并在活动中能获得成功,感受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及益心欢颜的价值。让他们体验到教师为之所想,为之所为的良好心态,促进师生关系平等、和谐、融洽发展。

三、学习内容以趣溢情

“学之有趣、动之有情、活之有序”是听课教师对本课的评价。说实在,由于本课在教学设计上,既有保留传统教学的精华,又在活动形式上有所创新和实破,使学生“兴而激动”,他们在课堂中能很好体验“乐中练、学中练、玩中练”的教学内容,处处融趣,点点溢情。

四、解决教学重、难点能承上启下

本课教学内客作为单元教学第一课次安排,在解决教学重、难点方面,有所改进,受广东省中小学教学指导用书《体育》“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教学内容水平一、水平二间衔接安排启发,纠正以往各年级教学脱节,缺乏承上启下的问题。通过“投纸飞机、小纸团”的活动,既引入,又复习“屈肘肩上”和“转体挥臂”两个投掷动作,达到承上启下的目的,并作为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而游戏《投毽球比多》的投毽子过“鱼池”,又复习“投远”,接下来“投垒球过2米高横绳”和“投垒球过目标标志点”,更把“投远”的练习目标具体化。经过一番有趣活动之后,再通过游戏“自选投掷活动目标”,来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快速用力投出”的问题,更好地把技能教学寓于兴趣活动之中。

虽然本课学生能自主、合作学习,体验到运动技能兴趣化学习所带来的成功与喜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应当看到不足,在学生组织活动操作能力培养方面,只有部分体育骨干能有机会得到教师的培训,其他学生仅仅是个活动参与者,对他们的全面发展略显不足,这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引起重视,并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问。

投掷课教学反思篇4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正面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是一节巩固提高为主的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目标,通过教学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课堂教学中运用了游戏的组织形式,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融入到练习中去,课堂气氛活跃,各个教学环节衔接的自然流畅,设计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能有序的进行练习,能自觉的等待对面的同学投掷完之后才去捡球,他们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提升。

作为投掷的教学,学生练习的密度一直以来都很难冲上去,我在开始练习的分组中特意安排了动作技术掌握较好的、感召力较强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对小组内的同伴进行帮助和指导,并且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进行同质分组。

通过学练习和学习,我觉得学生的练习热情很高,课堂练习密度迅速有所提升,效果很好。充分保证每一名学生都有收益和提高。结束部分的放松,我运用了欢乐喜悦的音乐伴奏,同学们紧张情绪很快得到了放松。这正印证了专家所说的好的放松等于好的训练。

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

一、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问和质疑的较少,独立思考的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和培养。

二、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在课堂中体现的不够。

三、虽然有些环节运用了游戏教学模式,但是学生和老师的配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投掷课教学反思篇5

上星期四上午第二节课,我上了一节《原地正面持轻物掷远》一课。这堂课在师父裘松杰老师,还有崔老师,李老师的帮助下顺利完成。整堂课上下来,总体课堂气氛活跃,老师融入学生之中,很是融洽,另外上课各个环节的时间掌握也比较合理,学生的练习密度也很到位,我就反思下这堂课的不足之处,以便日后上课时引起注意:

一、在做准备活动的时候让学生跑完步后应进行原地踏步,让学生稍微做下呼吸调整,而不是马上立正,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也不符合运动规律。

二、本堂课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没有技术教学,用听课的其他科目的老师来说就是让她来上这堂课她也能上,应该没有技术教学,体现不出体育教师的专业性。虽然这堂课不是新授课,但是技术教学还是要贯穿其中,强调正确动作,而不是为了扔而扔。

三、学生在练习时学生之间的距离太挤,导致课堂也很混乱。毕竟还是二年级的孩子,我们体育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强调上课的`纪律性,安全性,这堂课拿的是轻物,而以后拿的是沙包那不是更加危险了吗?所以任何时候都应该强调距离,强调安全。

四、比赛时游戏规则执行不到位,好几个孩子在进行接力赛的时候超过起跑线去接力,导致比赛完之后很多孩子都发牢骚,说谁谁谁犯规,而我当时还没有注意到,影响孩子的比赛积极性。

五、器材准备不充分,基本部分第三环节让学生去打山坡上的敌人的“头”——气球,应该换成氢气球,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活动积极性,也利于教师准备,不会造成那天上课的时候绑气球的绳子打结的情况。

以上是结合裘老师的指导以及自己的反思,希望能对以后的投掷课有所帮助。

《投掷课教学反思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