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作文800字7篇
作文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可以让我们宣泄内心的压力和忧虑,充满真实感受的作文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共鸣,产生共同的情感体验,以下是路路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节日作文800字7篇,供大家参考。
节日作文800字篇1
我想小朋友们一想到春节这个词,想到的一定是穿许多漂亮的衣,吃好多的零食,贴对联,放鞭炮。那么,大人一想到春节这个词,有事什么反应呢,我问妈妈,妈妈说他想到的就是可以让一些很久不回家,在外地工作的人回家团圆。
那么,你知道春节的来历和习俗吗?哈哈,那我就给你说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非常凶猛。“年”不经常出来,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出来伤及他人性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笑道:婆婆若让我在你家住一夜,我一定把“年”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她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吓了一跳,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连忙跑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你知道了吗?
节日作文800字篇2
今天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家是不是在桌前一边吃着香甜的汤圆,一边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呢?
我们家乡,每年的元宵节都要放烟花,看花灯,今年也不例外。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来到街上看花灯。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
提起元宵佳节,除了汤圆,我想更多人会想起赏灯。而在我的家乡,正月十五上午的游街“闹元宵”却更被人们看重。
清早五点多钟,便有大批人马在水镜广场聚集。老人,小孩,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人都在队伍里满面春风。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无人不迫切地表达着自己的欢喜。队伍从大街小巷走过,路边观看的人摩肩接踵。调皮的小孩,拿出过年没放完的鞭炮,“刺啦”一声擦燃往人群里一丢,吐吐舌头跑掉了。只剩下母亲无奈的苦笑、抱歉的赔罪及众人宽容的笑声。狮子在街上上蹿下跳,长龙在人海中上下翻腾。夹杂着震天撼地的锣鼓声,欢乐的气氛沸腾到了极点。
元宵是团圆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顿丰盛的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点开始,万家鞭炮齐鸣,当满城的地面都被喜庆的红色铺满时,人们便开始吃饭了。汤圆当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的汤圆最令我挂念——奶奶不会夹馅,所以总是把汤圆揉成一个个小团。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它的味道:煮好后盛起来,一人面前一碗汤,加上白糖和炒好的芝麻,绝不亚于蒋雯丽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汤圆”。
吃完汤圆,我们又来到广场观看礼花。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我简直被迷住了。
月亮渐渐西落,我依依不舍得离开了。但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各种彩色的灯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
我相信,随着祖国的日益发达,今后的元宵节一定会更好、更令人们期盼!
这就是我家乡的元宵节!
节日作文800字篇3
过年啦!妈妈带我去买火花火花 。 我最感兴趣的是"串天老鼠",可是,那种火花太危险了,妈妈不让我去买,而且价钱也很贵。我就选了"调皮王,电光棒,降落伞,雷弹子和飞碟"五种。大年三十晚上,外婆又送我一座"金山火花"和四根六十响烟火。我好幸福啊!
年夜饭还没吃完,我就急着去放了几个"调皮王",只见火苗沿着导火线烧到"调皮王"的体内,它下面的尖顶盖子一下子竖了起来,还绕着各种颜色的光环,不停地打转,可惜只有两三秒钟就熄灭了,真不过瘾!我只好连续放了好几个。
等到全家吃完了年夜饭,我就嚷嚷起来:"要看烟花的跟我走喽。"于是,一大帮子人跟我下了五楼来到桥边。我在桥墩上放稳"金山火花",然后点燃导火线,只见"金山"上喷出了五彩缤纷的焰火,火星冲上天又四面散开来,像一棵光彩夺目的圣诞树。可没半分钟它又熄灭了。
我正为这么漂亮的东西不长久而感到伤心。这时,妈妈递过来一根长长的十五响火炮。我接住后点燃了它,它马上喷出一束束银光闪闪的亮点,简直就要打到水面上了,妈妈就让我举得高一点,让火炮打到天空,就像为天空送上一大把鲜花。随着一声声炮响,周围的人欢叫着,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不知不觉地,所有的火花都放完了我们就去看别人放火花。这也很有意思,火花的品种很多。有的火花声音惊人,需要捂上耳朵才能听。有的要人高高举着,它们就像雪一样旋转着飘落,美极了!还有的发出口哨一样的声音,像打鸟的子弹一样直冲上天,但一两秒钟后高空就展开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光球,每一个光球颜色都不一样。
我玩得眼冒金星,头昏眼花,妈妈催我快点休息,可是半夜十二点钟,我又迷迷呼呼地惊醒了,原来窗外惊心动魄,雷声一样地响,白天一样地亮,让我感到过年真是太好了。
我们的生活多么美好,多么幸福,我真想天天过年!
节日作文800字篇4
中国历史传统文化悠久,经历过上下五千年的沉淀与积累,其中包含的文化精神是极为丰富的,如果非要说最能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莫过于我们的一些传统节日了。
在我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有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等,其每一个节日都代表意义不同的,有些节日是代表历史上伟大的先人,有些则代表着中国传统的习俗的特点,各具特色,给我们的历经这五千多年的中国披上了一层光泽的色彩。而在众多的节日当中我更为喜欢的便是端午节了,其代表的习俗有赛龙舟,栓五色丝线,佩香囊等,而最能代表端午节的莫过于粽子了,可谓是一提到粽子就能联想到端午节了。相传端午节是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因为主张联齐抗秦,受到楚国权臣的打击和陷害,先后遭到杯王和顷襄王的贬谪和放逐。屈原离开郢都以后,沿长江东下,踽踽独行,颜色憔悴,披着长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而过端午节我们其实还有更深层的寓意,是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以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广泛。相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因为爱国理想不能实现而抱石投汨罗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为端午节。而屈原这种宁死不屈,宁玉为碎也不瓦全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也间接性的告诉我们事情的对于错,无论权利有多么大,我们更不应该妥协。而后来世人通过端午节来表达对屈原的惜而哀之情。因为随之时间的慢慢推移,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由此可见中华传统节日里包含的意义更为不同,每一个节日都有着各具特色的文化精神,而这些节日文化是经历过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的时间逐渐演变而来的,故在中华传统节日里每一种不仅仅代表着文化上习俗,更是寄托每一位先人的精神。
早在两千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从那天起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而每年的端午节里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不仅有美味的粽子吃,还有各种各样的习俗文化赛龙舟等,为此希望这份文化的精神可以继续传承下去。
节日作文800字篇5
四季流转,叹时间匆匆,随着候鸟的远飞,我们又迎来了一个金色的秋天。金秋时节,把酒话桑麻,四处赏菊花,不由想起宋代文学家苏轼”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的诗词佳作。
“人生亦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转眼之际,中国的又一个传统节日重阳节到了,此时我们的脑海中不禁回响起“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这首诗。
每到一个节日,我们总会好奇节日的由来,重阳节肯定也不会例外。那么每年的农历9月9日为什么要叫重阳呢?那是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和月并阳,两个九相重,因此叫重阳,也叫作重九。
关于重阳节的由来有一个故事: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在东汉的时候,汝河有个瘟魔,它的每次出现都会有很多的人生病而丧命,百姓受尽了折难。有一次它的出现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恒景自己病倒愈合后,他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最终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从此恒景刻苦练出了非凡的武艺。一天仙长把恒景叫来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恒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那时九月九日中午时分,瘟魔冲出汝河,突然闻到香和酒气,便戛然止步,这时恒景手持宝剑把瘟魔刺死,因此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又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故又称重阳节为老人节。
在我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每一个传统节日就像是长河中的无数晶莹浪花,朝我们翻涌而来,纵观古今,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人们心中早已生根,并长成了文化的参天大树,文人墨客无不借景抒情,抒发自己对重阳佳节的情感,如孟浩然的“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对重阳节抒发的豪爽之情,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重阳节是对亲人的那种思念之情,如女词人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对重阳节时的哀思。从李东阳的一句“万古干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的诗词让我们知道重阳佳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时至今日,关于重阳的习俗风情体现了一代又一代人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
总而言之,重阳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其中蕴含着的意义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传承的重要东西。
节日作文800字篇6
又是一个中秋节,听老人们说:“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们家也是在这个快乐的节日里,在月下一起吃饭,一起边吃月饼边聊天,这是从唐朝传下来的习俗。每逢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虽然我们现在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我听那些老爷爷说:“我们这里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在这天里许下愿望很灵的,但是不管灵还是不灵,我都要祝爸爸妈妈越活越年轻,事业步步高。祝老师桃李满天下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祝愿在地震;泥石流;灾难中遇难的同胞建造美好家园。
节日作文800字篇7
时光荏苒,正月十五,人们在元宵节的馨香中奔向这个团圆的盛会。在科技发达的21世纪,这个在米卡延续了很久的传统节日并没有褪去,反而越来越亮。
元宵节晚上,成千上万的家庭被团聚的喜悦所包围。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白嫩嫩的元宵飘在碗里,热气腾腾,温暖着大家的心。爸爸指着他们说:“吃元宵的知识也很多。四代表四快乐,八代表一切,十代表完美...他们被赋予了无数人的愿望!”伴随着这些美好的祝福和口中瞬间的甜蜜,我们的灯谜大赛也拉开了序幕。我妈慢慢念出谜语:“女神撒花,打新字。”我改变主意的时候,同时和父亲报了正确答案:“高消费!”我妈赞许地点点头:“还不错,脑袋很灵活,大家都赢个元宵!”我窃喜:我在网上看到过这个,现在正在学。接下来我还尝试了一次考官的味道:“忍不住花了,打了个常用词。”这难倒了我爸妈,我摇摇头宣布了答案:“哈哈,我不知道!是‘谢谢你’。”听了这个回答,他们对视了一会儿,然后,像钟声一样的笑声在我家徘徊了很久。这时,绚烂的烟花绽放出笑容,折射出世间的七彩光芒。好像是在点缀元宵节,又好像是在庆祝虎年虎年...
元宵节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汉。这是中国非常著名的传统节日。它的风俗保存活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扩大。一开始城市以白天为主,晚上灯火通明。只有到了清代才增加了舞龙、舞狮、踩高跷、秧歌等“百戏”的内容,流传至今。这个传统节日是人们情感的载体。它给了经常不能见面的朋友和亲戚一个聚在一起分享家庭生活的机会。传统美食元宵的胖乎乎的形象,意味着全家人都能开开心心的,馅料让人觉得甜甜的,让他们对来年充满希望和信心。
元宵节,你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你让无数外国友人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古风;元宵节,你是连接人们情感的桥梁,你让常年出家的人感受到亲情友情的温暖;元宵节,你是闪耀在公鸡心中的一颗耀眼的珍珠。你让炎黄子孙为古老迷人的祖国骄傲!啊,我喜欢我们的节日——元宵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