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读后感800字最新8篇

时间:2023-07-11 14:04:45 分类:心得体会

写读后感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只有将读后感写好,我们才能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下面是路路文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初三读后感800字最新8篇,感谢您的参阅。

初三读后感800字最新8篇

初三读后感800字篇1

轻轻地翻过书的最后一页,重重地合上最后的封页,我并没有与以往那样开心,而是一阵又一阵的悲伤和一重又一重的感叹。

紫岚,一匹优秀的母狼,命运却一次又一次的捉弄和折磨着她。她不仅失去了她心爱的丈夫,还失去了她精心培育的“超狼”孩子。她隐忍、果断,坚持不懈,跌倒了再爬起来,为了实现她的“狼王梦”,一直在以努力行动,哪怕是一次一次的失败和痛失亲人。最后为了保护她女儿的后代的安全,与金雕同归于尽,也不后悔,因为她坚信就算她死了,她的后代也能为她实现当上“狼王”梦想。

这不禁让我感叹,紫岚,这位伟大的母狼她为什么这么执着?原来她有理想有目标,她身上有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

就比如我学古筝吧,刚开始妈妈带我去的学乐器的时候,我看到长长的古筝架着,21根琴弦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很吸引我,于上我就选了,开始只是兴趣。但是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只是在练习指法,很枯燥,开始的兴致一点都没有了,三天打光渔两天晒网的,根本没有进展。这个时候,妈妈对我说:“陈劼,如果你只是一时兴起去学习它,趁早的就结束吧,不然不仅浪费你的时间,还浪费你的精力”。可是我心里又不服输,想着,不能让妈妈和其他一起学习的同学小瞧了我,于是我暗暗地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每天坚持至少练习半小时,看看之后是什么样子的。我又给自己定了个大目标,在小学阶段,考完十级。接下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妈妈的帮助下,还有我自己的努力坚持下,一天一天的,我居然开始越来越喜欢弹它了。因为我有了目标,有了前行的动力,学会了坚持。这样一年一年,坚持了四年,终于在今年暑期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八级考试。原来紫岚的精神在我身上也有。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母狼紫岚身上就有这种精神,在你们身上肯定也有。同学们,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制定我们自己更高的目标,努力学习,坚持不懈,相信在将来一定会实现我们的理想和目标的。

初三读后感800字篇2

一个人,一场故事,一世遭遇,成就了《活着》。富贵的苦难,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从一个富家少爷,沦落到贫苦农民;他气死他爹,输光财产;他的儿女死了,妻子死了,女婿死了,外孙也死了,可他却还活着,孤零零的活着。

当在黄昏的田野上,富贵和他那头老牛耕耘在田地里,富贵对牛叨絮的那席话差点让我怜悯的掉下泪来。我觉到了余华的残忍,他为什么要让富贵活着?没有了亲人,没有了爱,只有大半辈子数不尽的苦难,富贵活着的意义何在?人到底为什么而活着?

当福贵看到赌的倾家荡产的龙二被毙掉的那一刻,庆幸的是福贵,后怕的也是福贵。他庆幸,是因为被毙掉的人不是自己。他后怕,是因为被毙掉的人本该是自己。命运是未卜的,生命是脆弱的。败家子的自己气死了爹,他知道,自己害死了一个生命;当被抓去拉大炮的自己回来没有看到娘的最后一眼,他明白,生命原来如此脆弱;当他的家人一个个死去的时候,他懂得,活着不易,活着有多好!

种地的艰辛,让他体会到活着的不易;公社的磨难,让他感受到活着的美好。活着就幸福,再艰难,只要活着那也是幸福;死亡是痛苦的,再好的墓葬,那也是痛苦。当富贵的家人一个个离自己而去的时候,有痛苦,但更多的是珍惜,珍惜自己现在还具有的生命,他知道,活着有多好。

余华《活着》的自序:“作为一个词‘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攻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这里有一个关键词时“忍受”。可见余华笔下的富贵面对生命的苦难与绝望只是忍受,没有反抗,更不用说蔑视。也许有人不怕死,但他一定不想死;也许有人想要死,但他一定不愿意死。

初三读后感800字篇3

这是一个关于摆渡人和被摆渡人的故事,一个关于灵魂摆渡的故事,一个关于生存、死亡和爱情的故事。

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独自踏上一列火车去寻找自己的生父,不料遭遇一场火车事故,当她爬出火车残骸时,却发现世界已经变成一片荒原,她以为她是唯一的幸存者,但她却是唯一的逝世者。

走出火车残骸的仅仅是她的灵魂而已。

在一片荒原的世界里,迪伦见到了她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他带领着她,保护着她,穿越茫茫荒原,护送她的灵魂到达应该去的地方。

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被摆渡的灵魂,在知道自己已经死亡的事实后,迪伦没有颓废和消沉,而是淡定的接受了死亡的事实,她在崔斯坦的引领下,与如影随形的恶魔们勇敢抗争,从最开始的依靠,信赖,慢慢变成了纯洁的爱恋。

被摆渡的灵魂爱上了灵魂摆渡人!

可是这份爱注定不被允许,迪伦有自己的归宿,崔斯坦有自己的使命,当迪伦跨越摆渡的终点边界线时,却没有看到答应与她一起离开的崔斯坦,痛苦欲绝的迪伦最终决定冒险尝试任何灵魂都没有做过的事情——返回崔斯坦的世界,去寻找自己的灵魂摆渡人,自己的爱人。

又是一条充满未知和艰险的路,为了爱,迪伦选择了一场可能让自己灵魂灰飞烟灭的豪赌,尽管前途未卜,可她依然步履坚定。

上天还是眷顾了这对有情人,在茫茫荒原,迪伦找到了朝思暮想的崔斯坦,她极力劝说崔斯坦跟随自己回到另一个世界,一个属于她的世界,尽管这是一件从未有过的事情,尽管一切都充满未知和风险,一切都有悖常理,但崔斯坦愿意冒险尝试,只因他曾答应过迪伦绝不会失去她,一定要保护她!

这一次,迪伦成了崔斯坦的摆渡人,带领着他义无反顾地找到了自己身故的那列火车,去寻找自己的身体。为了不再一次失去崔斯坦,迪伦在进入火车残骸后就紧紧抓着崔斯坦的手,可行走在错乱不堪,漆黑一片的车厢时,不慎摔倒的迪伦还是丢开了崔斯坦的手,再次醒来的迪伦如愿地回到了人间,满心却是失去崔斯坦的痛苦,她为丢开崔斯坦的手而懊悔不已,却看见向自己走来的崔斯坦对着她说:原来你在这里。iexist because you need me。因为迪伦的需要,所以崔斯坦一直存在和陪伴,陪伴她的灵魂,陪伴她的人,用陪伴守护她一生。

迪伦是幸运的,因为她有崔斯坦,摆渡了她的灵魂,摆渡了她的人生。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用不变的承诺,勇往直前的行动,摆渡你的灵魂,陪你抵达幸福的彼岸。

初三读后感800字篇4

三国,一个烽火连天、英雄辈出的年代;三国,一个扑朔迷离、疑问重重的年代;三国,一个令人神往、轰动几世的年代。三国,它是一段言不尽,说不明的奇幻历史。

第一次接触《三国演义》时,我还只是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虽说能看懂许多字,但却不知其意。就这样,一向到了四年级,我再次观赏了这本名著。从前笼罩在心间的浓雾变稀了,文章大意也悟出了许多。如今,我又翻开了这本陈旧的书,打开尘封的记忆,畅谈今之感言。

每每回想起“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段诗句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三国。或许,这正是三国的一个写照吧。说到《三国演义》,也许有人佩服诸葛孔明的足智多谋,感动关云长的忠心耿耿,感慨桃园三结义的情切。而我却对那“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情有独衷。也许有人不解,认为曹操但是是个奸雄、枭雄。而你们却忽视了曹操的不凡才能。曹操门客众多,这无不是证明了他任人为贤、知人善任么?曹操的军队如此之雄大,这难道也不是证明了曹操超人的领导潜力么?曹操取冀州,夺荆襄,灭刘表,拥军百万,上将数千,兵精粮足,横扫中原。意气洋洋,踌躇满志,旌麾南指。

三国时期,“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然大多旋起旋灭,而后天下三分。三分之中,曹操实力最强,据天下三分之二,天下最终一统的基础由此而奠定。这怎样不说明曹操的政治手腕与军事潜力超乎寻常呢?曹操上任济南相后,罢免了八名依附权贵,贪赃枉法的县级官吏,又下令拆毁祠堂,禁绝祭祀。一时使济南的社会风气改变不少。迁都许昌后,曹操立即招募流亡农民,利用荒地屯田,之后又让军士屯田。曹操还大修水利,推广种稻,使中原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不正是体现了曹操的治世本领么?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这正是曹操的人格风范。这种人格风范,气势恢宏,君临天下,是他成为三国时期最有成就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内在决定力量。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曹操纵然是稀世伟才,但他也有不足。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见其“奸”。他曾狂语:“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可见其“恶”。

有道是,大丈夫侠肝义胆,应擒日月,斩星斗,做一番轰轰烈烈、经天纬地的大事业,只有这种人才是真的英雄,才会有号召力,才会席卷英豪天下来。这般,曹操不正是英雄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他是才华横溢的文人,他是凌云壮志的政客,他是用兵如神的宰相。他是个善恶共存的奇幻伟才。

品淡茶,依坐窗前,手捧一名著,笑谈风云人物,纵观三国之变幻。悠哉!悠哉!

初三读后感800字篇5

这是我第一次读余华的书,故事朴实,可结尾又是那么残忍。我向来都不爱看悲剧的,也从不愿直视社会上真真切切存在的惨案,我是个理想主义者!曾耳闻过《活着》中的一些故事与人物,所以《活着》在家中书柜已久,甚至书上面都有了一层薄薄的灰。每每捧起它,我却又一次次地放下,终于,我翻开了它,专心地读着……

小说开篇便写了两位老福贵——男主人公和一头老牛,由主人公的叙述来追忆往事,揭开了故事的序幕:

地主的儿子福贵的一生命运坎坷,该经历的,不该经历的,都经历了。从家庭的富裕到落魄,从富贵参军到回乡过着食不果腹的穷日子。灾难在他身上接踵而至,犹如晴天霹雳般地将他原本就不太美满的生活毁于一旦。儿女双亡,妻子病逝,“偏头”女婿工作时遭意外去世,连最后的亲人,年仅七岁的小外甥都先天而去。每当一个厄运降临,我的心都会为之一颤,若是那样壮烈地死去,也就罢了,可偏偏就是那样平淡地一个又一个死亡,普通人,连死去都是那样无助,那样平静。福贵本是一个纨绔子弟,如今却得面临自己的挚爱一个又一个地离他而去,心如刀割却又眼睁睁地束手无策……

书看完了,可每每想到福贵所遭遇的这些事情,我都会眼泛泪光,即便过了许久,那种为之惋惜,为之怜悯,为之悲切的情感也挥之不去。

上天可真是眷顾他——打仗的时候让他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土地革命的时候他已不再是地主了;一个个亲人死去唯他活着……他似乎是最幸运的人,但却是最可怜的人!

小说最后写福贵和老牛渐渐远去,那沧桑的背影,与夕阳的余晖、无垠的田野,已融为了一幅画,福贵的背驼了,他背负着一家人活着的希望。他失去了一切,唯有活着的意志无法被剥夺。

他,为了活着而活着。

这是斗争与生存的故事,作者用朴实无华的笔墨,写出了当时中国社会中农民阶级不同时期的生活经历,打造出福贵这么一个看似幸运而又可伶的人。

正如余华所说的:“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而活着”。

初三读后感800字篇6

这是我在好久之前买的一本书。当时自己买书的时候,转边周围的书店,一直都没有。最后还是父母被我烦的受不了了,这才有了一本真正属于我的《狼王梦》。这两天又在书架上瞄到了它,只用了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就将它看完了。没想到时隔几年,它还是那么吸引我。

这是一个关于爱、生命、梦想的故事。

母狼紫岚为完成丈夫的遗愿登上狼王宝,便对产下的五只小狼中的四只雄性寄予了厚望。但刚产下的一只小狼被暴雨夺去了生命;最大的狼崽黑仔因为太过勇敢又缺少生活经验,被金雕攫去了;第二只小公狼蓝魂儿被捕兽夹夹断了狼腰,最后温柔的死在了母亲的怀中;第三只小公狼双毛从小养成了深深的自卑心理,在与狼王决战中死在了狼王嘴下。紫岚在狼孙身上又看到了希望,为了帮狼孙扫清生存障碍,与老雕同归于尽。

一个希望一次次破灭,望子成龙的伟大的母亲的一生就这样在奉献中光辉的陨落。现在大家不妨思考一个问题,紫岚培养狼崽的方式是否正确呢?

培养黑仔和蓝魂儿时,紫兰都有些急于求成。勇敢勇猛是没有错,但更应该看处于什么时期,任何动物在幼年时,都十分脆弱。狼不像马、羊,产下的幼崽一个小时就可以跟随父母奔跑。黑仔的错误,是在它不知道成为狼王,不仅需要过人的胆魄,还要学会生活。蓝魂儿身体健壮,狩猎技巧高超,因为紫岚的一时疏忽,未告诉子女小心陷阱,时刻保持警惕儿丧命。

我最同情双毛这只小狼,它没有两个哥哥健壮又从小养成自卑心理。为了让它摆脱自卑的心理,紫岚采取了一个很聪明的办法:让双毛体验弱者的悲哀,最后产生蜕变化蛹成蝶。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双毛从小养根深蒂固的自卑心理,又岂是一年半载可以完全消除的?其实紫岚不防多给双毛一些时间,不要让它那么着急,待它将自卑完全由勇猛、野性、理智替换后再去挑战狼王,就绝对有能力登上狼王之位了。

你说紫岚做错了吗?并没有。她是狼,血管里流着野性的血,有着一颗狂野的心。她也没有人类的头脑,在她眼中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没有什么折中的办法。爱就是爱,恨就是恨。

读后感

你说紫岚不爱孩子们吗?她当然爱。因为爱的深切,她想让它们成为一呼百应叱咤风云的狼王。但却忽略了一件又一件丛林法则中必不可少的条件:让生活有机可乘。这才一次次将她打倒。

人和狼是不一样。但有时人却比不上狼。人们对狼很受刻板印象影响。但如果将狼字拆开就是一个反犬旁和良,可不可以理解为狼是一种善良、感性、温暖的动物呢?

初三读后感800字篇7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保尔·柯察金

没错!这段鼓舞了千万青年,被千万青年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就是出自《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这本书。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经历为线索,详细地描述了20世纪上半叶苏联的社会生活。主人公保尔出生在社会最底层,从小饱经磨难和嘲笑。他爱打架,经常骂人,但却坚强正直,从不欺凌弱小,有着钢铁一般黑而有神的眼睛。在朱赫来的影响下,他成为了一名布尔什维克,走上了艰难的革命道路。

但他有着钢铁一般的坚定意志!无论是残酷的战争、爱情的挫折还是铁路上的艰苦生活,都没能把他击倒。可命运之神偏偏喜欢难为保尔——保尔病倒了,他再也站不起来了。可他仍不向命运屈服,拿起新的武器——笔,终于到了战斗队伍,开始了新的生活。

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保尔用他的一生对这个问题做出了最完美的回答。

有人曾质疑过这本书,说它过于理想主义。但这本书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写成的!没错,这本书取材于他的亲身经历。

而我们所缺少的,正式保尔的这种精神。

在生活中,我们应学习保尔不怕吃苦,积极向上的精神。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是幸福的,既没有经历过贫苦的日子,也没有经历过残酷的战争。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但我们应向保尔学习,从小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做只会享受的小公主、小王子,不做生活中不能独立自主的低能儿。

在学习中,我们应学习保尔的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对于学习,我们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甚至有些人讨厌读书。想想保尔吧!他出身微寒,只读过几年书。但他热爱学习,参加红军后,经常向别的同志请教问题,如饥似渴地读书,废寝忘食地学习。同学们,请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吧!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说:“钢铁是因为在烈火里锻烧,高度冷却后练成的!因此它非常坚固,因此他百折不挠!”。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从小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共筑中国伟大的复兴梦!

初三读后感800字篇8

初中三年也读了不少名著,但没有几篇是能撼动我内心的,前几天读完鲁迅先生的《呐喊》,那份触动令我久久不能忘怀,不论是《孔乙己》的主角;《药》中的华老栓;《阿q正传》的阿q,都带领我走向一个又一个情感的高潮。

鲁迅先生是我很崇敬的一位作家。他笔下的三味书屋、闰土、社戏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文章就像小草一样清新自然。

在那个时代摇曳出别样的自然。可他的另一本小说集《呐喊》却像声声惊雷,在那个陈腐黑暗的年代唤醒了许多铁屋子里的清醒者,让黑暗的旧社会有了反抗的力量与希望。惊醒了无数莘莘学子。《呐喊》是拯救民族,为革命先驱助威的号角,是让沉睡者觉醒,让勇士们振奋的战鼓。

我特别喜欢鲁迅先生在书中的一句话,他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高度概括了当时的人民,这不也渗透着他对当时人民的怜惜和悲伤么。

我听见,那个家境贫困、好吃懒做的孔乙己的呐喊,他在酒店里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以终日偷盗为业,一步步走向枯竭。后来因偷了有钱人家的书被打断了腿。他的悲惨遭遇,不恰恰反映了中国当时教育的腐败么。鲁迅先生对人物外貌心理的描写连接的十分好,也一定撼动了更多的的有志青年。

我听见,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那个戴银项圈的闰土,一声声点头哈腰地叫着“迅哥儿”老爷。他欢喜又凄凉,兴奋又畏缩,懦弱又封建,将当时中国人民收封建压迫下的无奈写的淋漓尽致。

书中那么多一声声发自肺腑的呐喊里,最令我触动的当属阿q这个人物。他质朴又愚蠢,简单又复杂,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他对有权有势之人有着本能的不满。阿q由于受剥削压迫而要求革命,又因受愚弄而思想落后,最后竟被迫害致死……所以说,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大弊病是不能正视自己的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了。

在读过初三初二那么多的名著后,最后“余音绕梁”之感的当属《呐喊》,那声证明中国人民力量的呐喊,久久无法散去。

《初三读后感800字最新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