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张从顺·张子权先进事迹5篇
优异的事迹材料是能充分体现出人物内心的坚韧和毅力,在叙述事迹材料时我们要以生动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其中的力量,以下是路路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观看张从顺·张子权先进事迹5篇,供大家参考。
观看张从顺·张子权先进事迹篇1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之后,我为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而钦佩,我为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持在三尺讲台上而敬佩。
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的肝脏。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
几次晕倒在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不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依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这些英雄就生长在普通的生活中。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像张桂梅同志那样为学、为人、为师,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她那样的教师。我们学习张桂梅,就是要学习她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学习她崇高师德、治学严谨,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学习她珍爱生命、坚忍不拔,为战胜病魔而不屈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
观看张从顺·张子权先进事迹篇2
聆听了几位教师的师德报告,对照师德标兵们的所作所为,特别是对照好教师的标准,我深感自己做的不够,还有较大差距,我深受启发,也引发了几点思考。
一、要加强师德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学校有众多的制度措施,但我认为,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关键。作为一名教师,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学术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受益终生的。
二、教师应该以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坚定选择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人生之路,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敬业乐业,无愧于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决不能让一些不良风气玷污教师这片净土,影响学生纯洁心灵的塑造!
三、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观看张从顺·张子权先进事迹篇3
近日,我聆听了六位劳模的先进事迹报告,他们做的事迹报告,感情真挚、语言朴实、事迹感人,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听众,雷鸣般的掌声不时响起。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劳模风采,什么是劳模精神,使我深受启发。尽管他们的身份和经历各不相同,但在他们身上都共同体现出了西轴人坚韧、求实、勤苦、创新的新风貌,这是西轴宝贵的精神财富,蕴涵着催人奋进的无穷精神力量。他们以本身的实际举措,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顽强拼搏、淡薄名利、甘于贡献的西轴精神,用自身的辛劳汗水谱写了如歌如泣的.动听赞歌,诠释了信念改变人生、技能成就梦想的时代精神,充分展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西轴人的风采。
尊重劳动,应当尊重默默无闻的劳动。人所皆知,劳模的荣誉是一个光环,发着耀眼的光芒。但孰不知,这个光环的背后,是劳模们经过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奉献而编织起来的,他们敬业、勤业、精业,把岗位当舞台、把工作当事业、把付出当追求,以时间、以身体、甚至以生命演绎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劳动者之歌。劳模?身上浓缩的是一种进取不懈的时代精神,体现出的是一种实干与创新相结合的精神财富,折射出的是一种奋发图强、勇立潮头的劳动精神,最终留给我们的是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
劳模是行动的标杆,是学习的榜样;劳模精神是一种水滴石穿的坚韧精神,没有惊涛骇浪的冲动,有的仅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在默默奉献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他们甚至超越他们,最重要的要是行动起来,让劳模精神在西轴落地生根、盛久不衰。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劳模精神的实质,并用于工作生活的实践,必须长期坚持高标准、创一流、有新意、无止境的工作理念;弘扬奉献、创新、和谐的西轴企业精神和脚踏实地、雷厉风行、顽强拼搏、优质高效的工作作风。坚决克服重形式、轻内容;重布置、轻落实的形式主义,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工作重点、自身实际、岗位职责开展学习活动,使自己在学习活动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做好一名西轴人,绘就西轴最美好的画卷。
观看张从顺·张子权先进事迹篇4
通过参加这次报告会,我从宣讲团对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宣讲报告中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她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境界,在我们临县华坪居然还有这样一位伟大而平凡的人,这让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张桂梅———“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华坪县女子高中的创办者,华坪县孤儿院院长,少年丧失母亲,青年丧父,中年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身患重病却始终坚持上课……这就是我对她最初的了解,或许很多人对张桂梅的了解都只停留在这,或许很多人都不理解,难道她不要命了吗?她究竟为了什么?但是随着宣讲的不断深入,随着心灵一次又一次的震撼。我找到了答案,“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她是那些贫困山区孩子求知的“指路牌”更是130多名孤儿的“妈妈”。我为我之前的想法感到羞愧,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张桂梅一直在平凡的岗位,干着不平凡的事,在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腰杆,生活的磨难没有击垮她,病魔更没有让她倒下,她担负起了一个伟大母亲的责任。她用赤诚的爱心托起了无数孤儿和困难女子的人生梦想,这一刻我打心眼里敬佩她,她无愧于“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一身荣誉。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三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的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奉献给学生和孤儿,这些事迹正如他所说的,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正是因为她的淡泊名利,不求回报,才造就了一片“绿洲"。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张桂梅老师的崇高精神犹如一棵苍天大树,供人们歌颂,更是我们党员学习的楷模。
观看张从顺·张子权先进事迹篇5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原书记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并在组织系统广泛开展向朱治国同志学习活动。朱治国同志扎根基层,以勤勉浇灌信念,用担当书写忠诚,以清廉恪守初心,用生命诠释使命。广大基层干部只有认真在这名共产党员“生命答卷”中探寻“能者密码”,才能真正做到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全面锻炼自身素质和能力,成为新征程上的进取者、新任务中的实干者、新局面里的开拓者、新要求下的践行者。
解密“信仰”密码,愿得此身长报国,以坚定信念涵养忠诚之心。朱治国常说,“做党的干部,从事组织工作,必须讲党性、讲政治,懂规矩、讲规矩,按规矩办事;要毫不犹豫服从组织安排,尽心竭力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不跟组织谈条件、讨价钱。”从柴达木盆地东南隅的小城都兰,到荒漠戈壁上拔地而起的新城格尔木,再到省城西宁,横跨的800公里是苍凉与繁华的距离,更是信念和忠诚的尺度。广大基层干部想要在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中标注成长坐标、实现人生价值、成就人生理想,就要像朱治国同志一样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努力做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融入骨髓血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对党绝对忠诚的“老实人”“明白人”,忠诚履职,苦干实干,一以贯之走好对党忠诚的赶考之路。
解密“担当”密码,一枝一叶总关情,以苦干实干下好务实之功。朱治国说,“权力要用到老百姓身上!”到省委组织部工作以来,他始终把基层需求放在首位,把群众要求记在心间,全省366个乡镇,都留下朱治国的足迹,4149个村子,他走过一半以上,他对很多村子的情况了如指掌。在新的赶考路上,广大基层干部要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以榜样为鉴,不忘为民初心,牢记为民使命,厚植为民情怀,践行使命担当;要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少说“干不了”,多想“怎么干”;主动到基层广阔的原野上“蹲苗”,在“拉家常”中贴近群众,在干实事中为民解忧;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唯实惟先”的使命感,对标对表先进模范,主动走出“舒适区”“同温层”,以奋斗之姿终结“摆烂”“躺平”之态,以昂扬斗志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的山芋”、挑“最重的担子”,在搭台子、压担子、给位子中,勇做双手带土、脚上沾泥的“奋进者”“搏击者”和“实干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