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说课教案最新8篇

时间:2023-06-25 10:01:04 分类:工作计划

教案在拟订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强调文字表述规范,大家在制定教案时一定要先给自己明确好教学目标,以下是路路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说课教案最新8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说课教案最新8篇

幼儿园说课教案篇1

活动准备

制作动画画面。

方格纸(白色)1张,黑色大纸1张;

文件袋20个(用剪裁成条状的即时贴将塑料文件袋制作成表格状),泡沫垫20个(正反两面均用记号笔画成格子图样);

大蝴蝶1只(立体),蝴蝶即时贴粘纸入手1份。

活动目标

体会参与数学活动的快乐和成就感,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在位置群的观察判断中,鼓励幼儿尝试探索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判断出其他物体的准确位置。

了解幼儿常用的空间位置的判断标准,鼓励幼儿能在已有的“上、下、左、右”以及“横、竖、斜”等方位的基础上,结合数字(第几排第几格)对位置进行判断。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蝴蝶飞到哪里——有关方位词的运用与铺垫。

手指游戏:小手变蝴蝶,听指令上、下、左、右飞飞,横着飞飞,竖着飞飞,等等。

出示蝴蝶,猜测:蝴蝶找谁做朋友,会停在什么地方?

2.一个固定位置的确定与表达:蝴蝶停在哪里。

(1)展示和提问。

教师将蝴蝶停在设计好的背景中一块空出的方格上,揭开小方格上的黑色蒙纸。

①蝴蝶停在哪里? (幼儿回答时,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相应的手势动作对应具体的位置进行即时评点和印证。)

②蝴蝶位置只有一个,为什么小朋友的说法那么多?

小结: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所以同一个位置也有不同的说法。

(2)交流和讨论。

①怎样观察比较方便?

②怎么说容易让人听明白?

③还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我们把我们的观察方法和观察结果说清楚?

(3)小结和提升。

靠“边”观察起来简单;说出我们的观察方法——横着看,还是竖着看;用我们学到的数字说出位置——“第几横排、第几格”或是“第几竖排、第几格”。

(4)蝴蝶移位练习。

①看看蝴蝶飞到了哪里?在第几排的第几格?又飞到哪里去了?

②你们猜出来他为什么这么观察?方便在哪里?

3.动手操作:一群蝴蝶一起飞——位置群的确定和表达。

(1)观察表达。幼儿教育网

看看又飞来了几只蝴蝶?蝴蝶还会变队形呢!你看出它们变出了怎样的队形吗?你能看出它们在格子中排列的位置吗?

(2)操作探索。

指导幼儿拿出画袋加工成的操作材料(见图3),引导幼儿对照教师给出的模型,将3只蝴蝶摆放粘贴在画袋上。

要求:请你跟我这样飞!

提醒:注意蝴蝶的颜色、队形、位置和老师的都一样哟!

(3)追问反思。

你是怎么找出3只蝴蝶的位置的?需要每一个都看清楚是哪一格、哪一排(或第几排、第几个)吗?为什么?

小结:有时候,我们要1只1只地找位置;有时候,我们只要找出其中1只蝴蝶的位置,再看其他两只蝴蝶与这只蝴蝶的距离,就能够知道这两只蝴蝶的位置在哪里。

(4)操作练习。

①请你跟我这样飞。教师引导幼儿对照所给范例,将贴纸蝴蝶粘贴于所示的文件袋中相应的位置上。

②回忆和讲述:蝴蝶排成什么样的队形,我们怎能又快又对地找到位置?什么样的队形我们找位置时比较难?谁有办法不被难住?

③总结和评价:有顺序地观察——横着看,或者是竖着看;将学到的数字朋友用起来,比如第几排、第几格;找准一个位置,再接着一个一个找其他的位置,等等。

4.身体总动员:跳舞毯游戏。

(1)音乐背景起——听,这是什么音乐?听到音乐你想干什么?

(2)出示泡沫板制作的跳舞毯——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跳舞毯”,猜猜我们今天怎么来玩这个“跳舞毯”的游戏?

结合制作的课件小结:音乐一停,屏幕上的格子中就会有五角星,两颗五角星停在哪里,你的小脚也要停在哪里。

(3)开展游戏活动。

注意:引导幼儿将脚下的跳舞毯调整成与屏幕上的方形格子位置一致的状态;引导幼儿思考当两颗星变成3颗星或4颗星时,孩子怎样来用动作表示星星的位置——加上手、头的动作,等等。

(4)放松活动。

活动即将结束,教师组织引导孩子们将泡沫垫子收起来时,孩子们依依不舍:“老师,你再让我们玩一会儿吧!”也有的孩子进行着自发的交流和互相补充:“(格子里)靠边上的星星最好找,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些难找的星星。遇到难找的星星时,我就去找简单的星星看,一看,难的也不难了……”“我知道是第几排第几格,可是我跳的时候先是随便一跳摆个造型,然后就慢慢地数着看,再改过来……”

幼儿园说课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经过玩贴人游戏,培养幼儿快跑、躲闪的本事。

2、提高幼儿思维的灵敏性。

3、提高幼儿两合作进行游戏的本事。

活动准备:音乐:月光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练习走圆,为游戏做铺垫。

大圆走—成四队—开花走—双圈走。

2、基本部分。

(1)幼儿站成一个大圆,教师交待游戏名称与玩贴人游戏的方法、规则。

教师:“今日教师教小朋友玩一个游戏,名字叫贴人。

我请两位小朋友,一位跑,一位追,

被追的小朋友能够跑到里圈任意一位小朋友面前站住(贴人)这时后面一个小朋友赶快跑。

以免被追的小朋友捉住。

注意,跑时要在圈外,贴人要到圈里。”

(2)幼儿游戏。

教师注意观察,如果被追捉者连续贴人三次,追捉者仍未捉到,就另换追捉者。

被追到者不再当追捉者,以免太累。

(3)“结冰”游戏:

幼儿自由活动,听到“结冰”信号,幼儿不动,听到“化冻”信号再自由活动。

3、结束部分。

做放松整理动作。幼儿听音乐,边歌边舞。

幼儿园说课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正确叫出芹菜和菠菜的名称,了解其外形特征,并能从它们的根、茎、叶子加以区分比较了解不同点。

2、知道芹菜和菠菜它们都是蔬菜。都有根、茎、叶子,有营养能做菜。教育幼儿养成爱吃菜不挑食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活动准备】

1、洗净带根的芹菜、菠菜若干棵(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

2、做好的炒芹菜和炒菠菜各一盘,消毒好的盘子每人一个,筷子每人一双。

3、售货员服装四套。

【活动过程】

1、师:“小朋友,前几天我们认识过什么蔬菜?你们平时还见过什么蔬菜?吃过什么蔬菜?请你们说出它的名称来”

2、出示芹菜,师:“谁认识这种蔬菜吗?它叫什么名称?”

老师说出芹菜的名称后,分给幼儿一人一棵芹菜,请幼儿仔细观察芹菜的外形特征。

“芹菜都有那些部分?是什么形状、颜色?”引导幼儿认识芹菜的根、茎、叶子。

3、幼儿通过看、摸、闻、了解芹菜的外形特征。

教师小结:“芹菜有根、茎、叶子,茎很粗,叶子长在叶柄上,叶子是绿色的、一片一片的、边缘不光滑,有一种很浓的味道,芹菜的茎是从根部长出来的。”

(1)让幼儿了解芹菜的用途:芹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即能做菜又能作配料用。

(2)出示菠菜,用同样的方法,让幼儿认识菠菜的外形特征。

4、教幼儿学会比较芹菜和菠菜的不同点。

分给幼儿每人一根芹菜和菠菜,让幼儿自己先比较,再和身边的小朋友小声交流意见。先请几个幼儿说出芹菜和菠菜的不同点。

师作总结:“现在我们一起来比较芹菜和菠菜在根、茎、叶子上的不同点:芹菜棵高,菠菜棵矮:菠菜根是红色,有甜味,芹菜根是白色,菜味道浓:芹菜茎粗大,菠菜茎细小:芹菜有叶柄,菠菜没有;芹菜叶是园的,菠菜叶是尖的。”且营养价值很高,是人体必需的营养。

5、教育幼儿菜农种菜不容易,炊事员做菜也不容易,小朋友要尊重他们的劳动,吃饭是不能挑食的,多吃蔬菜才有营养,身体才能长得好。请幼儿品尝炒好的菠菜和芹菜。

6、游戏《买菜》。

老师说游戏规则:请四名幼儿扮演菜档的售货员,其他幼儿来买菜,只要说对波菜和芹菜的外形特征和名字,才能把菜卖给他。

7、幼儿都买到菜后,教师和幼儿一起把菜送给厨房的阿姨。

幼儿园说课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根据信号迅速做出反应。

能找对地方,对好入座。

设计思路:

活动的设计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的,用各种头饰来扮演小动物,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老师扮演熊,以特别大的脚步声来表示熊了,幼儿一听到熊的脚步声就变成石头。第二次游戏是分别画了两个大圈,这次比上次要难一点,要幼儿分辨声音和分辨圆圈的大小,脚步声很大的就是大熊来了,要躲进大圆圈里面,多了要被吃掉的。这样的活动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

过程

一、变石头

1、扮演森林里的小动物,跟着音乐边唱边做各种小动物的动作。

2、老师扮演熊走路的声音,听到熊走路的声音,幼儿趴在地上变成石头。

3、游戏重新开始几次。

二、快快躲起来

1、画两个圆圈,表示大熊来了躲进大圆圈,小熊来了躲进小圆圈。

2、小动物们跳舞,游戏,放音乐伴奏。

3、听到大熊来了小动物们躲进大圆圈里,躲错了要被吃掉。

4、小熊来要躲进小圆圈里,躲错了要被吃掉。

游戏反复。

幼儿园说课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并在此基础上按规则进行游戏。

2.学习青蛙的叫声,并能分辨出同伴的声音。

【活动准备】

1.青蛙头饰一个,青蛙玩具一个。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根据教师的讲述,理解歌词。

1.教师:小朋友们,昨天有一只小蜻蜓给我带来了一封信,我打开一看呀,原来是一个谜语,可是老师猜了好半天,就是猜不出来,你们能帮我猜一 下吗?(多媒体出示谜语)

妈妈有腿没有尾,

儿子有尾没有腿,

儿子长成妈妈样,

断掉尾巴长出腿。

(打一动物)

回答后,总结:妈妈有腿没有尾”那是青蛙,而有尾没有腿的儿子又是谁吗?(小蝌蚪)。对,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在水中游来游去,挺逗人喜爱的.他们和青蛙妈妈住在一个美丽的池塘边,慢慢的,小蝌蚪长成了青蛙。

“冬天到了,小青蛙收起了小鼓,钻进了小屋。小朋友,你们知道冬眠是什么意思吗?”

2.幼儿讨论探索青蛙冬眠的动作。

二、幼儿学唱歌曲。

1.欣赏教师范唱歌曲。

2.随音乐念歌词。

3.跟着学琴声学唱歌曲

三、讨论游戏玩法和规则。

教师:“小青蛙就要去冬眠了,它们围成了一个圈,最后一次跟妈妈学本领。妈妈站在中间说:“小青蛙真能干,妈妈叫你打呼噜的时候,你就要立即蹲下,闭上眼睛睡觉,放手在身后。”妈妈会在一只做的最好的小青蛙手上放一个玩具,这时,你要,呱呱叫两声,让哥哥姐姐猜猜你是谁。”

四、教师和幼儿共同游戏。教师扮演青蛙妈妈,幼儿扮演小青蛙,游戏要遵守游戏规则。

幼儿园说课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知几对同类色:大红与粉红、桔黄与淡黄、深绿与淡绿、深蓝与淡蓝。

2、初步尝试用渐变色印染。

3、启发孩子对色彩的兴致。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预备

1、认知大红与粉红、桔黄与淡黄、深绿与淡绿、深蓝与淡蓝,能准确叫出它们的名字。

2、色彩孩子小卡片8个;磁带、录音机。

3、孩子每人一个“色彩孩子”胸前饰配;每一组大红与粉红、桔黄与淡黄、深绿与淡绿、深蓝与淡蓝的颜料各1份;每人一支毛笔、一张纸巾。

教学过程

一、配同类色。

1、幼儿教师:今日很多色彩孩子到我们小(1)班,看,有哪一些色彩孩子,孩子集体念。

2、幼儿教师手里拿一個“红孩子”:“来了个红孩子,它讲:我的好伙伴同我长得非常像,看看,这儿谁与我长得最像,请你们来帮助我找找。”孩子找着粉红。“好伙伴,手牵手,抱抱。”幼儿教师演示2个孩子的动作。

3、用相同的方式找着另三对同类色。

二、观测和察看印染手绢的方式。

1、幼儿教师展示范例:看,色彩孩子跳到了手绢上,他们把手绢装扮的多漂亮呀!它们是怎么样装扮得哩?

2、幼儿教师演示印染手绢的方式。

幼儿教师:如此漂亮的手绢是怎样装扮出来的啊?我们来看看。

将正方形的餐巾纸对折3次成三角形——将对折好的餐巾纸的各个部位各自蘸一下色彩——悄悄地打开。

三、孩子集体回想印染的步骤,探讨需留心的地方。

1、蘸颜料的时间不可以过长。

2、印染后打开时要悄悄地、慢慢地。

四、孩子染手绢,幼儿教师指导

1、勉励孩子勇敢印染。

2、给能力弱的孩子适合的协助。

3、勉励孩子在打开时不惧艰难,坚持做完1件事。

五、作品出示。

1、将孩子作品平放于桌上,孩子向小伙伴推荐自个儿的作品,并说一说喜爱哪1幅作品,为何?

2、为喜爱的作品奖一個奖牌。

反思:

教师演示的环节里,我在课前做了进一步的尝试。用来染色的纸质量要好而且要厚一些,这样不容易烂。其次就是对于选用的颜料有一定的要求,应用水溶性较好的水彩颜料或国画颜料,这样染出来的手绢色彩更均匀亮丽。

教师示范时,我分了三个小环节。对边折成正方形,染边;对角折成三角形,染角;以及边角混染。告诉幼儿可以变换不同的折法,不同的染法,可以染出不同效果的手绢。同时我把这一操作过程编成了口诀,更易于幼儿理解和操作。

在幼儿操作过程中,许多幼儿能掌握这个染纸的方法,而且每个孩子能创造出更新颖更漂亮的图案,这让我很惊奇同时也很高兴。

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只给了简单的指导,幼儿就可以发挥的空间,印染出新奇漂亮的手绢。而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了卫生的问题,都能干净的完成。

幼儿园说课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防火知识,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简单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防火知识,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识。

难点: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消防标志,火灾逃生视频,儿歌视频。

活动过程

一、出示消防标记,介绍11.9是消防日。

创设情景表演(新年到了,思思和东东好高兴,两个人在一堆稻草旁放鞭炮,玩着玩着,突然草堆冒起浓烟了,他大叫起来:“不好啦,着火了!”)

(1)讨论“你怎么知道着火了?”

(2)着火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重点教育幼儿,尽能力离开火源,找大人寻求帮忙。同时出示119图片,介绍11.9是消防日,同时告诉幼儿119是火警电话。因为小朋友年龄还小,当有火灾时,要赶快离开火源,告诉大人请他们帮忙。

二、大火烧起来浓烟滚滚,火势冲天,会把所有的东西都烧光,甚至会把人烧死,是多么危险呀,那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怎样做才能避免火灾的发生呢?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

1.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2.不玩插座、插头和电线。

3.不能随便燃放烟花 爆竹。

4.提醒爸爸不乱扔烟头。

5.认识“严禁烟火”,安全出口,灭火器等标记。

三、学习火灾逃生

1、观看视频。

2、讨论逃生的初步方法方法。首先要有秩序,要用湿毛巾捂住嘴巴预防烟呛。

3、幼儿练习逃生的方法。

幼儿园说课教案篇8

大班教案《不开灯的夜晚》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品味不开灯的晚上独特的氛围和情趣。

2、体会故事中夜晚的优美意境,产生对夜晚的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

1、将午睡室布置成暗室,分散放置一些发光的物品(荧光棒或小手电筒等)

2、自备一段抒情、优美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倾听并理解故事

师:你们知不知道不开灯的晚上是怎么样的?在不开灯的晚上能看见什么?

有一个叫落儿的小朋友度过了一个非常奇妙有趣的不开灯的晚上,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仔细的听听这个故事:不开灯的晚上。

(幼儿完整倾听故事)

师:故事讲完了,小朋友们听仔细了吗?那我来问问你们,落儿住在什么地方?每天晚上屋子里是怎么样的?

有一天啊,落儿打开门,在门外面看见了什么?

落儿想请萤火虫进门,萤火虫却不肯,这是为什么?落儿最后是怎么做的?

落儿在不开灯的屋子里,觉得有意思吗,为什么?

萤火虫带着落儿来到屋子外,他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落儿心里害怕吗?为什么?

这是个特别的夜晚,你喜欢这样的感觉吗?杨老师再完整的讲一遍故事,请小朋友们听完故事以后说说看,你最喜欢故事里的哪几句话?为什么?(引导幼儿感受和理解描绘夜景的精彩语言)

二、感受“不开灯的屋子”

师:听了这个故事,小朋友们想不想感受一下在不开灯的屋子里是怎么样的?

杨老师把小朋友们的午睡室变成了“不开灯的屋子”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吧。

(幼儿跟着教师进入事先布置好的暗室。)

师:在不开灯的屋子里,有什么感觉?黑暗是怎么样的?(让幼儿感受黑暗中的'氛围,说说对黑暗的看法。)

(教师使用荧光棒或小手电筒等发出亮光。)

师:你看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

幼儿拿着荧光棒或小手电筒,想象自己是萤火虫,随着优美抒情的音乐飞舞。

附:

不开灯的晚上

落儿住在树林边的屋子里。每天晚上,屋子里的灯都是亮晃晃的。

这一天,一群萤火虫在门外飞着。落儿打开门,请萤火虫进来。萤火虫怕屋子里的灯光,不肯进门。

落儿关上灯,萤火虫飞进不开灯的屋子,一闪一闪的飞着,像是一盏盏小灯。月光从窗口照进来,给屋里添上一点点亮。落儿第一次感到,不开灯会那么有意思。

萤火虫往门外飞去,落儿跟着萤火虫来到外面。没有明亮的灯光。

《幼儿园说课教案最新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