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朋友的教案5篇
通过小组竞赛的教案,学生能够在竞争中激发潜能,增强学习动力,有效的教案能够引导学生参与,促进良好的课堂氛围与管理,路路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我们做朋友的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们做朋友的教案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表演《顽皮的杜鹃》,听辨 两音填入括号内;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创作4小节曲调。
2. 杜鹃是可爱的动物,在感受、体验以“杜鹃” 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低音 掌握 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
2. 唱好《顽皮的杜鹃》。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问:谁有过去大森林的体验?也许我们大部分都没有去过。能称森林的是几万株几十万株的大树组成的茫茫一大片大树。今天要欣赏的作品是《森林深处的杜鹃》,你能从音乐声中想像吗
二、欣赏
1.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2.再听:
(1)当你听到是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时请站起来
(2)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请举手
3.师生讨论。
设问:(1)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吗? (2)你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吗
4.复听乐曲:要求,把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你认为最方便、最能表现的形式表达出来。如:简笔画、身体的动作……边听边表现,要保持教室安静能听清音乐,自由想像。5.简单介绍圣-桑的《动物狂欢节》。
三、学唱歌曲。
1、轻声学唱: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2、用口风琴找到1=f的“5 3 1”三音,按课本中的要求吹奏
3、表演唱:以三人为一组进行即兴表演。甲为歌曲主人翁“我”,边唱边表演。乙为杜鹃鸟,在规定时间内唱。丙为口风琴伴奏(伴奏可以两人也可以一人)
四、“音乐游乐宫”:
1、完成教材下方的练习与思考
2、在括号内填入单簧管名称或图形
3、复习已学过的音高(注意唱准,尤其是两音的音准),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 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 6 7”的低音就用来表示)。教师示范“5 6 7”的柯尔文手势
4、手势游戏。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尝试视唱。
5、听辨训练: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在什么时候出现?(教师弹奏全曲。)?
6、机动:视唱全曲。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五、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马是人类的好朋友。在感受、体验以“马”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2. 唱好《我心爱的小马车》。
教学重难点:
1.试用 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唱自己的歌。
教学过程:
1.准备一段内蒙古大草原举行赛马盛会的'录像,以及一段二胡演奏。如班上有学生会拉二胡或教师本人会二胡演奏更佳
2.播放内蒙古人民赛马盛会的录像让学生感受赛马时的热烈场面。同时播放录音《赛马》(如能做成多媒体,通过大屏幕播放效果更佳)
3.设问:刚才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什么场景
4.揭题《赛马》二胡独奏
5.听听二胡的音色,讲讲二胡的主要结构与发音原理:二根弦,一个共鸣箱,一把弓。弓摩擦弦,振动发声,由共鸣箱扩大传音
6.聆听第一乐段主题。
再随主题哼唱一次
设问:这段音乐表达了当时比赛场面怎样的气氛?音乐主要运用什么节奏型表现这种气氛
7.聆听第二乐段的主题:
再随这主题哼唱一次
8.设问:这段音乐与第一乐段音乐比较,又表达了比赛的怎样情景
9.再听第二乐段。
设问:
(1)第二乐段的主题反复了几次
(2)你能想像每次反复的不同变化,在比赛的场面上的不同情景吗
(3)第二次反复时,独奏乐器二胡是怎样演奏的?你能模仿一下吗
10.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课本上的五幅插图。听完后谁能把这场赛马盛会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11.复听全曲,边听边用节奏乐器、或人声表演赛马时的情景。
12. 歌曲《我心爱的小马车》的节奏较复杂,音程跳动大,因此有相当难度(指学谱),所以本歌主要采用听唱法学唱
13.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要求:感受歌曲的情绪与内容
设问:你听后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句
(2)听录音范唱
要求:你能把你印象最深的几句模仿唱一唱吗
(3)跟随录音、看着歌谱哼唱歌曲
(4)相互交流已经会唱的几句
(5)重点解决几句难唱的歌曲,教师给予指导纠正
(6)完整地唱全歌。在间奏上,鼓励学生随音乐即兴表演(骑马、扬鞭、走崎岖山路……)
(7)歌曲会唱后学唱曲谱,要求能流畅地唱谱
(8)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音乐
(9)完整地表演歌曲(唱,演,伴奏)
14.创作4小节自己的歌(1).该曲调的创作要符合三个条件:
①用 八个音
②用 四种节奏型
③4小节长度
(2).凡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
(3).在学生创作后,要让学生自己唱自己创作的歌
(4).评价后(师生共同评价),唱几首优秀的创作,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15.教学小结。
我们做朋友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幼儿懂得用自己的长处去帮助别人的基础上,进行歌词创编。
2、培养幼儿从小养成关心别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品德,并体会与同伴互相配合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鸡、小鸭木偶。
2、录音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进场:快乐的`小动物
教师:小动物们都找一位好朋友,听着音乐,去参加快乐音乐会,好吗?(要求与好朋友做律动时,有眼神、感情及动作的交流)。
二、练声:小动物的歌声
教师:听,是谁的歌声真美妙!(1=c,从c调练声至e调,要示幼儿在进行发声练习时,声音要提高、打开,唱出小动物的欢快情感,唱出跳跃音)。
三、舞蹈《早上好》
教师:小动物们见面真高兴,跟你的好朋友说:“早上好”,来一段快乐的集体舞吧!(要求幼儿舞蹈时,注意感情的交流)。
四、创编歌词《我们都是好朋友》
教师:小动物,请你告诉我,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那我们一起来唱《我们都是好朋友》。
1、教师与幼儿共同唱《我们都是好朋友》歌曲。
2、根据《小鸡和小鸭》的故事改编歌词内容。
①教师与幼儿共同回想《小鸡和小鸭》的故事大意
教师:小鸡和小鸭听了我们唱《我们都是好朋友》真高兴,它们也想请我们帮它们编一首有关小鸡和小鸭团结友爱的歌。
②提问:谁和谁,来到哪里?在玩什么?
教师组织语言:小鸭子呀,小公鸡,来到草地玩游戏。
提问:当小鸭子不会啄小虫时,小公鸡怎样说?当小公鸡掉下河时,小鸭子怎样说?
教师组织语言:咦,小鸭子,我来帮你啄小虫。哎,小公鸡,我来背你过小河。
③它们两个好朋友呀,团结友爱,真快乐,我们都是好朋友!
3、教师组织歌词内容,并范唱一次(边操作木偶教具)
教师:刚刚小动物们真开动脑筋,我把歌词编成一首歌,唱给小鸡,小鸭听,看看它们喜不喜欢。
4、幼儿集体表演歌曲一次。
五、结束:快乐的小鸡、小鸭舞
天黑了,我们的音乐会也将结束了,我们和小鸡,小鸭共同跳一个快乐的舞蹈吧!
我们做朋友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世界上有不同的国家,学习一些简单的打招呼的方式。
2、知道来自不同国家的好朋友和中国的孩子有不一样的长相。
活动准备:
1、不同肤色的孩子图片
2、收集幼儿和好朋友的照片,制作成ppt
活动过程:
一、兴趣导入
1、带领幼儿一起玩音乐游戏《找朋友》
2、提问:你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
二、基本部分
1、分享和朋友间的故事:
(1)播放朋友ppt
师:谁来说说你和哪个好朋友在一起做了什么有趣的事?
(2)说一说遇见好朋友时,要怎么打招呼?
(3)教师小结:和好朋友在一起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遇见好朋友时要礼貌的打招呼。
2、不一样的朋友
(1)老师出示外国小朋友的照片,分享自己的新朋友。
(2)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外国小朋友和我们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不一样?
(3)小结:不论是什么国家的小朋友,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3、打招呼大不同
(1)师:来自不同国家的小朋友,说话也不一样。我们来学一学不同国家打招呼的方式,下次见到他们时说一说,他们就能听懂,感觉到小朋友很有礼貌。
(2)教师分享各国人打招呼的方式,幼儿模仿
(3)请幼儿尝试以不同国家打招呼的方式,彼此互相打招呼。
三、活动结束
幼儿学习使用“再见”“good bye”等不同方式礼貌地同朋友道别。
我们做朋友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交往,会以碰碰头、亲亲脸等各种动作表示友好。
2、学习短句:嘿,嘿,我们都是好朋友!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动物、娃娃等玩偶、幼儿生活照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以游戏引起幼儿兴趣,学说:嘿,嘿,我们都是好朋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班请来了许多的小客人,可是他们都很害羞,要小朋友说一句好听的话才肯出来。
2、教师示范:听老师是怎么说的?(嘿,嘿,我们都是好朋友!)谁出来了?老师刚才是怎么说的?找到朋友我们可以和他碰碰头,亲亲脸!(教师拿毛绒玩具与自己做亲密动作)
3、还有许多小客人都躲起来了,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小客人请出来吧。(一起学说短句)(教师拿毛绒玩具与幼儿做亲密动作)
4、请个别幼儿请小客人。
(二)友好示意
1、教师:我们班来了那么多好朋友,小朋友会用一些友好动作来欢迎好朋友吗?
2、若小朋友不理解,老师可以示范和好朋友握握手等动作。
3、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动作来表示对好朋友的友好。
4、请幼儿之间相互学一学友好的动作。
(三)音乐游戏
1、音乐游戏:碰一碰
2、教师:现在我们要将这些友好的动作放到游戏中去,和好朋友们一起玩一玩好吗?现在请小朋友,找一个好朋友,我们听着音乐一起玩碰一碰的游戏吧。
3、游戏2-3次。
(四)总结活动
1、教师:和好朋友在一起玩开心吗?想一想,好朋友在一起还可以做什么事情呢?
2、教师播放幼儿在幼儿生活的`照片,有一起滑滑梯的,有打架的..(幼儿判断是不是好朋友做的事情)
3、教师总结:好朋友在一起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一起玩游戏,玩积木,滑滑梯等等,好朋友之间要和睦相处,不能为小事吵架,更不能打架。因为我们都是好朋友。
活动反思:
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指导幼儿学习正确的交往方法,为幼儿创设与他人合作、分享的机会。把交往能力的五个方面——合作、谦让、帮助、遵守规则、分享等渗透到课堂教学、游戏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的各环节,促进幼儿积极与同伴合作,与同伴交往。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幼儿通过交往技能的训练,才能真正积累交往的经验。为此,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幼儿的交往技能。使幼儿更清楚地知道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同时,也对他们的已有经验进行梳理和整理。
我们做朋友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大家在一起的快乐。
2、能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出好朋友的特征。
3、懂得怎样做个让大家喜欢的孩子。
活动准备:
每人五张笑脸、幼儿照片和表格、绳子、花环。
活动过程:
1、全体幼儿一起玩游戏:和我抱抱
师:刚才玩游戏时快乐吗?被“抱抱”的感觉好不好?喜欢和好朋友抱抱吗?为什么?
观察分析:幼儿边唱歌边玩游戏,很喜欢和好朋友抱在一起,都很快乐、开心。音乐有5段,他们都找到了许多好朋友。
2、游戏:猜猜好朋友是谁?
不说出好朋友的名字,只要把好朋友的特点说出来,比如:他是男孩还是女孩,长什么样子、发型什么样,最喜欢做什么动作、最爱吃什么东西,要求把好朋友最明显的特征说出来让大家猜,看谁最快猜出你的好朋友是谁。
观察分析:幼儿感兴趣,积极性高,争着要说,个别幼儿能抓住特点说,如:张娴说她的好朋友是短头发,在脸的两边有长长的两条小辫。小朋友一下就猜出是林楚伊;瑞铭说他的好朋友有一个常用的动作,他喜欢谁就会用手去摸他的脸,小朋友立即就猜出是吴泠。但也有一些幼儿抓不住好朋友的特点说。
3、评选“最受欢迎的小朋友”。
(1)、请每位幼儿到自己桌子上拿五张笑脸,你的好朋友是谁,你喜欢谁,就把一张笑脸贴在他的.照片下,最后数一数,谁的笑脸最多,谁就是最受欢迎的小朋友。
观察分析:笑脸是幼儿在玩区域活动时画和剪的,他们早就好奇这笑脸有什么用,现在终于派上用场了,都很高兴。而且是贴在好朋友的照片下,孩子们都互相说着,我的好朋友是谁,我要把笑脸贴在谁的照片下。
但同时也出现了个别幼儿为了让自己选上把笑脸都贴给自己,教师发现后即时制止了他的行为。
(2)全体幼儿根据笑脸的多少,选出最受欢迎的小朋友。
观察分析:这一环节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有4名幼儿得票相同,同时当选。
(3)、投票给这四名小朋友的幼儿举手说一说:为什么将笑脸送给这几个小朋友?
观察分析:孩子们很积极地发言,告诉大家自己好朋友的优点,如:他有帮助我。他团结友爱,经常和我玩等。
(4)请选出的最受欢迎的小朋友谈谈此刻的感想。
观察分析:选出的小朋友在谈感受时语言较贫乏,只会说“我心里很高兴,谢谢大家。”
4、讨论:你要怎样做也能当上“最受欢迎的小朋友”?
5、自选游戏:两人三足、扔粘粘球、拉瓶子
要求:找一个好朋友和你一起做游戏。
活动反思:
本选材符合本班幼儿情况,游戏简单、有趣,环节较新颖。活动气氛活跃,幼儿都很感兴趣,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评选“最受欢迎的小朋友”时,较多幼儿能抓住突出的特点来说,但是语言的组织和表达不够好。最受欢迎的小朋友谈感受时语言贫乏,不知要说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