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泡泡器科学教案参考7篇

时间:2025-05-17 09:15:26 分类:工作计划

通过有效的教案设计,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教案的实施效果能够通过学生的反馈进行评估和改进,路路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吹泡泡器科学教案参考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吹泡泡器科学教案参考7篇

吹泡泡器科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发现什么样的水才能吹出泡泡。

2、在玩泡泡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形状的吹泡泡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

活动准备:

1、洗衣粉水、洗洁精水、肥皂水和清水。

2、一次性纸杯、塑料吸管。

3、扭扭棒绕成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形等形状的吹泡泡工具若干。

4、学习单:《吹泡泡》。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通过实验验证那种水可以吹出泡泡,并把结果记录在学习单上。

1、请幼儿用纸杯分别装适量洗衣粉水、洗洁精水、肥皂水和清水,用吸管试着吹泡泡,试一试哪种色鬼可以吹出泡泡。

2、幼儿用吸管蘸肥皂水,自由的吹吹泡泡、玩一玩泡泡。

3、活动结束后,教师带领幼儿讨论有关泡泡的问题,引导幼儿充分讨论,并完成学习单的内容。

(1)什么水可以吹出泡泡?

(2)你们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样的?(请幼儿从大小和形状方面进行描述)

(3)你们看到的泡泡是什么颜色的?(请幼儿尝试描述泡泡的颜色)

二、请幼儿用实验验证用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形等形状的吹泡泡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并把结果记录在学习单上。

1、活动开展前,教师请幼儿猜测用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

2、请幼儿用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形等形状的吹泡泡工具吹泡泡并观察泡泡的形状。

3、活动结束后,请幼儿交流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束,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学习单上。

吹泡泡器科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

1、在吹泡泡的游戏情景中,理解儿歌内容,并快乐地学念儿歌。

2、能帮助泡泡找到很多朋友,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关键点:理解、学习儿歌

活动准备 :

“吹泡泡”多媒体、吹泡泡用具、擦手毛巾、幼儿操作材料若干、背景音乐

活动流程 :

吹吹玩玩

谈话导入

●意图: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主要提问:

1、今天我们一起到草地上去做游戏好吗?(进场)

2、猜猜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好玩的?(出示吹泡泡器具)

3、幼儿吹泡泡

看看说说

●意图:理解儿歌内容

主要提问:

1、谁在吹泡泡呀?(出示图一)

小结:小宝宝,吹泡泡

2、你们喜欢这些泡泡吗?为什么?

小结:大大小小真好玩(五颜六色真漂亮……)

3、圆圆的泡泡去找朋友,为什么会找西瓜做朋友呢?

小结:圆圆的泡泡像西瓜。

4、我们用小手去碰碰它,泡泡怎么了?

小结:轻轻一碰不见了

念念演演

●意图:学念儿歌

主要提问:

1、我们来看看我们刚才是怎么玩游戏的,好吗?

2、提出进一步要求:声音好听。

3、做动作表现儿歌。

小结:吹泡泡的游戏真好玩。

找找说说

●意图:帮泡泡找朋友

1、游戏:帮泡泡找朋友

2、验证是否找对朋友

3、一起律动:泡泡不见了。

附:儿歌 吹泡泡

小宝宝,吹泡泡,大大小小真好玩,

圆圆的泡泡像西瓜,轻轻一碰不见了。

吹泡泡器科学教案篇3

活动设计背景

吹泡泡是幼儿生活中经常玩的一种游戏,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玩的一种游戏,但每次都是用现成的泡泡水来吹泡泡,很大程度上印制了幼儿的科学探索热情,素服了有的思维发展,所以我实际了这届科学活动课,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在探索中主动去建构知识。

活动目标

1、感知泡泡的特点。

2、通过操作,知道不同形状的棒棒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

3、培养幼儿实际观察与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让幼儿大胆想象与表达的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感知泡泡的特点

2、通过操作,知道不同形状的棒棒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

3、学会自治泡泡水。

活动准备

1、大小不同的吸管

2、香皂、肥皂、洗衣粉、洗涤剂、食盐、醋、白糖、酱油等

3、清水,废旧电线丝做成不同形状的吹泡泡工具。

活动过程

一:师演示吹泡泡,引起幼儿吹泡泡的兴趣,同时引出课题。

二:联系生活经验,让幼儿初步感知泡泡的特点。

三:动手实践,再次感知泡泡特点。

(一)设疑:所有的水都能吹出泡泡来吗?生大胆猜测,引出操作活动。

预设:

1、说可以的幼儿,我让他们当场用自来水吹一吹。(通过演示自来水吹不出泡泡的过程,比老师的空说教效果强得多。)

2、说不可以的幼儿,我让他们说说理由,说说生活中在什么地方看见过泡泡。

(二)制作泡泡水

1、让幼儿用分别用身边的材料家在在水里。

2、吹一吹,能否吹出泡泡来。(能吹出泡泡来的就在材料旁边做上记号)

3、汇报交流制作情况,水中放入哪些材料会吹不出泡泡来,再次探索原因。

4、引导小结:泡泡水跟普通的水是有区别的,所放的东西也是有选择的,一般在在清水中加香皂、肥皂、洗衣粉、洗涤剂、才可以做成泡泡水,但水不能太多,否则吹不出泡泡。

(三)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大小、形状、颜色

1、让幼儿观察用大小不同的吸管和形状不同的铁丝圈吹泡泡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吸管吹出的泡泡大,小吸管吹出的泡泡小;吹泡泡的工具虽然形状不同,但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2我让孩子们带上自己的泡泡水来到操场上玩吹泡泡,启发幼儿观察吹出的泡泡在阳光下是什么样子的`。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讨论“怎样留住吹出来的泡泡”

这下,孩子们可兴奋了,都用自己的办法去试,有的用手挥,有的用嘴吹,还有的索性站在高高的台阶上吹……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再次达到**。果然,经过他们的一番努力,泡泡真的飞上天去了,孩子们看得可开心了。

教学反思

本活动,我始终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探索空间,充分让幼儿自主感知,直接操作或得知识经验,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而教师始终是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参与者、协调者,这个活动组织有序,是和幼儿个性发展,幼儿自然成为活动的探索者,知识的建构者。

你乐,我乐,泡泡乐!在本次科学活动中,不仅激发了孩子们探索的兴趣和欲望,而且也使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吹泡泡器科学教案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园里孩子们可玩的玩具不是很多,而吹泡泡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一种游戏,经常看到幼儿买来玩,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吹泡泡水的小实验,产生愉快的情绪和探索的兴趣。

2.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吹泡泡水的过程,水和原料的比例。

活动准备

塑料杯和吸管若干、干净水、洗衣粉、洗洁精、洗发精、沐浴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老师吹泡泡,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这节课,老师就教你们怎样制作吹泡泡水。”

二.探索活动

1.老师拿出一杯清水,用吸管吹,幼儿观察能不能吹出泡泡。

2.老师往水里倒入洗衣粉,充分搅拌。用吸管吹,让幼儿观察后回答,吹出泡泡了没有?

3.介绍制作吹泡泡水小实验材料。

4.让幼儿说说老师刚才是怎样制作吹泡泡水的。

5.分发材料,让幼儿动手操作。

让幼儿分别用洗衣粉、洗洁精、洗发水、沐浴露调试。

6.师幼共同小结。

用水和洗衣粉、洗洁精、洗发水、沐浴露都能制出吹泡泡水。

三.延伸活动。

让幼儿到操场比赛,看谁吹的泡泡最大。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主要注重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给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探究氛围,促使幼儿能自主地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经验,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培养幼儿对常见科学现象的兴趣。由于我受传统的目标意识影响,有重结果的倾向,指导得不是很到位。

吹泡泡器科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感应曲式及拍号。

2、学唱歌曲,创意肢体造型。

3、认识新节奏。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唱歌曲并感应曲式。

活动难点:感应3∕4拍、4∕4拍的节奏。

活动准备

奥尔夫音乐vcd碟一张、呼啦圈(均与幼儿人数相等)、泡泡水和吹管各一个。

队形

大、小圆(顺时针、逆时针)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春天来了,蝴蝶姑娘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小兔子、大鸟和宝宝一起在草地上玩游戏,宝宝在玩吹泡泡游戏,泡泡慢慢变大、变大,一个一个飞满天。美丽极了。

(二)吹泡泡游戏:观察与模仿

1、吹泡泡---气的运用

(1)一个大泡泡:气轻轻地吹出。

(2)许多小泡泡:气快快地吹出。

2、幼儿谈谈:何时可看见泡泡?形状?颜色?重量?

(三)感应曲式及拍号

1、全体牵手围圈

(1)前奏:音阶上下行/双手做呼应上下行之律动。

(2)a段:拍手小跑唱歌。二句顺时钟,二句逆时钟。

(3)b段:(渐强)大泡泡/牵手缓步后退,围成大圈。

(渐弱)小泡泡/牵手缓步前走,围成小圈。

(4)a段:同上a段。

(5)间奏:身体随音效学泡泡飞高飞低,最后拍破。

2、拍号感应

(1)画拍感应

(2)拍肢体节奏感应

(四)肢体造型:甜甜圈游戏

1、观察挂图泡泡造型:床、皇冠、耳环……

2、道具组合造型:泡泡床、泡泡裙、泡泡帽子……

3、幼儿创造:全体或小组/造型可渐大、破掉。

(五)节奏练习

1、分析b段:拍子与节奏/唱唱名旋律→画拍→音值长短。

2、透过节奏线认识附点tu。

3、介绍附点二分音符的念法和写法。

活动反思:

此活动是歌曲活动,让幼儿熟悉歌曲,感应曲式和拍号。孩子很喜欢该音乐。通过道具和身体律动来感应曲式和拍号,环节上大致上相同,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第四环节,这里是最注重孩子的即兴表演,发展孩子的创造和表现。

整个活动我基本参照教师用书去执教,但是根据本班孩子的实际水平,在活动上还是有所调整,在第三环节中,我应该先让孩子安静完整地欣赏一遍,初步接触音乐,再放慢节奏示范演唱,配上音乐,这样孩子初步感应音乐的`曲式和拍号就容易些。孩子的参与兴趣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

在使用道具上,由于孩子都曾经接触过类似的道具,长期强调孩子使用道具该注意的事项,和道具的玩法,孩子的常规就很好,尽情表演,很多孩子都变出了不一样的“泡泡造型”。孩子对于音乐的表现津津乐道,初步感应曲式和拍号。

吹泡泡器科学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不同味道,尝试运用图表记录,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2、了解各种味道是靠舌头品尝出来的,发展对食物的辨别能力。

3、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感受味道。

活动准备:

1、设置“味道王国”的情境,摆设各种味道的食品,如柠檬、糖果、山楂、咸鸭蛋、辣椒、咖啡、咸菜、苦瓜等。

2、为幼儿准备每桌一套分别装有白开水、白糖水、白醋、咖啡、白酒、盐水的品尝杯和品尝棉签。

3、味道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表情,导入活动。

1、今天老师请来一些表情宝宝,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出示表情图片)

2、这是甜宝宝,和甜宝宝打个招呼,看看甜宝宝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你吃到什么东西时会有这样的表情?(引导幼儿模仿表情)

这是咸宝宝,和咸宝宝打个招呼,看看咸宝宝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你吃到什么东西时会有这样的表情?

这是酸宝宝,和酸宝宝打个招呼,看看酸宝宝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你吃到什么东西时会有这样的表情?

这是苦宝宝,和苦宝宝打个招呼,看看苦宝宝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你吃到什么东西时会有这样的表情?

二、品尝各种食品,感受不同味道。

1、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味道王国”去,那里有好多有趣的味道,请你们尝一尝,在品尝之前先洗洗手。小朋友可以自由地去品尝,在品尝的过程中,你要记住自己品尝的是哪一种食品,它是什么味道,把你尝到的味道记录下来,等一下大家说一说。(教师示范品尝的方法)

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味道的秘密吧!(幼儿自由品尝食品味道)

2、组织幼儿谈自己品尝的感受。

小朋友,“味道王国”里都有什么食品?刚才小朋友品尝了什么食品,它是什么味道的?尝到酸味时,你有什么感觉?这种味道会使你想起什么事情?尝到甜味、苦味、辣味、咸味时,又有什么感觉?你会想到什么?

三、通过操作感受,使幼儿了解舌头的品尝作用。

1、小朋友,咱们刚才品尝了那么多的味道,这些味道是怎么尝出来的?

2、下面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品尝杯,请小朋友再尝一尝,它们分别是什么,你是怎么尝出来的?(为幼儿提供实验材料,教师示范并指导幼儿运用正确的方法来进行品尝)

3、小朋友告诉老师刚才你是怎样实验的?各种味道是靠什么品尝出来的?

4、小朋友真聪明,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味道是靠舌头品尝出来的,舌头为什么会尝出味道呢?原来我们的'舌头表面有许多小突起,这些突起叫味蕾,味道就是通过味蕾品尝出来的。别看我们的舌头不大,可是它的各个部位却有不同的分工。舌尖对甜味比较敏感,舌头的两侧前端对咸味比较敏感,舌头两侧后端对酸味比较敏感,舌根对苦味和辣味比较敏感。

四、进行发散思维,了解更多的味道。

1、你还吃过什么东西,它是什么味道的?(引导幼儿说出更多酸、甜、苦、辣、咸味道的东西。)

2、除了甜、咸、酸、苦,你还知道其它的味道吗?(引导幼儿说出更多的味道,如先苦后甜、又酸又甜等。)

五、结束活动。

小朋友,刚才咱们说出了许多的味道,下面咱们来做“小小调味师”来制作各种不同味道的饮料,看谁调的饮料味道美。(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制作出和别人不同的味道。)

小百科:味道一般意义上的味道指味觉,包括甜味、苦味、酸味、咸味等等。

吹泡泡器科学教案篇7

内容与要求

1、 在感知泡泡的大小、颜色、形状的基础上学习用线条画圆。

2、 体验追泡泡游戏的快乐。

材料投放与环境创设

1、 吹泡泡瓶子一个;

2、 幼儿添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兴趣导入:

猜猜老师手里的是什么?(教师露出吹泡泡瓶子一点点,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观察泡泡:

1、教师吹泡泡,引导幼儿观察:看清楚泡泡的形状、颜色、大小。

2、集中幼儿:看看老师吹得泡泡多不多?泡泡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大胆用语言表达)

3、小结:“泡泡是圆圆的,有的大有的小,五颜六色的真漂亮!”

过渡:“宝宝们,我们的动物朋友也要来吹泡泡了,我们看看是谁呢?(出示示范图小熊猫)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熊猫是怎么吹泡泡的,好吗?”

二、添画泡泡

1、出示一支兰色蜡笔,是什么颜色?教师:“我们帮小熊吹一个兰色泡泡。

2、教师边示范边念儿歌:“圆圆圆,圆圆圆,手拉手,好朋友”。幼儿一起徒空练习。

3、请个别幼儿到前面帮小熊猫吹泡泡。(引导幼儿观察是什么颜色的泡泡)

过渡语:“小熊猫吹的泡泡真漂亮呀,吹泡泡真开心呀,宝宝看,还有那么多小动物也想要吹泡泡呀,我们宝宝一起帮小动物吹泡泡好吗?”

4、幼儿添画泡泡,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边画边念儿歌;引导幼儿能说出泡泡的颜色。

5、在幼儿添画的过程中适当讲评幼儿的添画情况。

三、游戏:追泡泡

1、师:宝宝给小动物们吹了那么多泡泡,真能干呀,现在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泡泡,追泡泡好吗?

2、教师组织幼儿到户外进行追泡泡,游戏中引导幼儿注意安全,不摔跤。

《吹泡泡器科学教案参考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