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活动策划6篇
为了避免活动中的不必要延误,撰写详尽的活动策划是确保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通过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活动策划能够为未来的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路路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诗歌活动策划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诗歌活动策划篇1
一、目的和意义
为了配合学校完成“校园文化”规划,努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营造良好学习环境,丰富广大师生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诗歌之美,启发创作灵感,激发学习工作热情。
二、比赛主题
青春之美祖国之美抒发最真的情感
三、举办单位
求实高一语文组
四、比赛时间安排
1、20xx年9月9日下午第四节初赛各班选拔4人
2、20xx年9月20日下午第四节复赛32强进16强
3、20xx年9月22日下午第四节决赛16强
五、比赛地点
1、初赛5楼化学实验室
2、复赛5楼化学实验室
3、决赛办公楼前广场
六、比赛及作品要求
1、参赛对象为求实高中高一全体学生。
2、高一语文组宣传组织报名,每班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初赛每班推选4名学生。
3、参赛诗歌体裁包括新诗和旧体诗,题材不限,要求内容健康,格调不俗。
4、鼓励原创。
5、比赛选手可使用背景音乐或背景动画。
6、可以个人朗诵,也可两人或团体组合朗诵。
7、参赛作品应统一由选手交到5楼高一语文办公室。
8、参赛作品后面需附选手姓名、所在班级、配乐名称。
七、报名方式
1、各班学生报给本班学习委员,以班为单位统一报到5楼语文办公室,各参赛选手将参赛作品和音乐或背景动画上传给赵老师,抽签排序。
2、报名截止时间:20xx年9月8日
八、比赛规则
1、诗歌体裁不限。
2、时间一分钟以上,五分钟以内。
3、语言规范。
九、奖项设置
设特、一、二等奖。特等奖3名,一等奖5名,二等奖8名。
十、评分规则
感情把握到位,能够真实传达诗歌内容和情感。
端庄大方,精神饱满,姿态、动作、手势、表情、眼神能准确、鲜明、自然、形象、直观、灵活地表达演讲内容和思想感情,渲染气氛,增强表达效果,不矫揉造作,夸张别扭。
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楚、准确,语言清亮、圆润,语言生动、形象,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富于变化,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切合演讲内容,舒心悦耳,听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歌内容积极健康向上。
十一、比赛流程
1、主持人开场导语,介绍7位评委老师,2位计分老师。
2、宣布比赛规则
3、比赛开始
5、宣布比赛结果,颁奖
6、领导讲话
7、结束语
十二、注意事项
1、比赛评委7人,评委入座前赵伟拓老师负责把评分表发给七位老师。
2、主持人4人,每班选出2人,然后从16人中选出4人,两位女生、两位男生。选手抽签确定顺序后,主持人开始按着作品顺序写串词。主持人的串词、走尝服装由朱丽霞老师负责。
3、进入决赛的选手于9月21日把音乐拷给赵洁老师。
4、9月21日下午第三节,所有进入决赛的选手和主持人到广场,进行第一次走场,高一语文组老师必须到场,赵伟拓老师负责找学生办板报、朱丽霞老师负责选手进场顺序、柳丽老师负责点评、赵洁老师负责给每位选手放配乐。
5、9月22日下午第三节,所有进入决赛的选手和主持人到广场进行第二次走场,主持人换好服装,男生校服,女生裙子且化淡妆。
6、9月22日下午第四节比赛正式开始,赵伟拓老师负责准备证书,统筹全常朱丽霞老师负责选手进场,柳丽老师负责拍照,赵洁老师负责音乐。
7、经费预算: 元。
诗歌活动策划篇2
为了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我校特开展以“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一、指导思想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从中华传统文化里汲取精华,吸取智慧,我校特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国学经典熏陶,提高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打造“书香校园”奠定基础。
二、领导组织机构
组长:__x
副组长:__x
成员:__x、__x、__x、__x、__x
三、活动内容
1、活动时间和地点
(1)彩排时间:
学前一至七班:4月27日(星期x)早上9:10
一至六年级:4月27日(星期x)14:50
(2)正式比赛时间:20__年4月29日14:00准时进行
(3)地点:学校操场
2、活动内容及形式
(1)参赛对象:学前班、一至六年级学生以班为单位参加诵读比赛。鼓励教师与学生同台诵读。
(2)诵读内容:国学经典篇目。(如《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等,较长篇目可根据时间要求自行节选)
(3)比赛形式:以集体诵读为基本形式,可以伴以对诵、小组朗诵、配乐朗诵、吟唱、舞蹈等不同形式,也可辅以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但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每班节目表演时间3-5分钟。)
四、评比奖励办法
根据各班的精神面貌、诵读形式、表演特点及诵读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现场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以均分排名。分别设立:
学前班: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
一年级组: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
二年级组: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
三年级组: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
四年级组: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
五六年级组:一个一等奖
学校根据各班表现情况评出两个精神文明奖,获奖的班级将给予物质奖励,班主任班务工作考核将适当加分。
五、具体人员分工
1、评委组组长:__x
评委组成员:__x、__x、__x、__x、__x
2、分数统计组长:__x
3、舞台设计、会场策划:__x
舞台搭建和拆除负责人:__x
4、集队负责:__x
5、评分表制作、审稿:__x
6、舞台监督负责人:__x
成员:__x、__x、__x、__x、__x
7、主持指导:__x
8、音响:__x
照相:__x
摄像:__x
话筒和舞台管理:__x
9、会场安全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10、奖状准备:__x
诗歌活动策划篇3
一:活动目的:增强青年的责任心提醒青年珍惜青年时光
二:活动时间:5月4日
三:活动地点:操场或阶梯教室
四:参加人员:全体学生
五:报名形式:系里奖报名单上交院里每个系3——4个民额
六:稿子要求:内容必须有关鼓励性,特别是要求青少年努力学习,工作,为自己未来努力的内容
七:活动安排:1:向学校申请获取活动资格2:作好宣传板快横幅3:受好报名名单及选手朗诵的文章作好抽签纸4:申请活动地点5:拉赞助作好资经准备6:邀请评诿及特邀嘉宾7:选时间让选手抽签8:选好主持人写好台词9:布置舞台10:观纵。评委入场11:主持人上台比赛开始12:颁奖13:评委点评14:活动总结七:宣传形式:①海报宣传②板报宣传③有效利用广播站
八:奖项设置:冠军奖:奖金:xx元或实物荣誉证书每人一个精美礼品每人一份
亚军奖:奖金:xx元或实物荣誉证书每人一个精美礼品每人一份
季军奖:奖金:xx元或实物荣誉证书每人一个精美礼品每人一份
优秀策划奖:2名荣誉证书每人一个精美礼品每人一份
最佳组织奖:2名荣誉证书每人一个精美礼品每人一份
九:选手要求:1、参赛者必须服从主持人与评委的.判定,不得有反对言行;
2、赛者必须遵守比赛规则;
3、参赛者对主持人、评委产生不满时,不得当场顶撞,可在大赛结束后,向主办单位提出申请,请求解决;
4、参赛者如果多次无理取闹,有意打乱竞赛进程,根据情况,评委可讨论后给予处理,处理如下:
a.对于初次抵抗者给予警告处理;
b.对于两次抵抗者给予警告,并扣除相应分数;
c.对于三次抵抗者取消竞赛资格
十.活动评分细则:(总分共10分)评分办法: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最后取平均分,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评分原则:公平公正公开具体评分办法:①作品内容积极、健康、向上,能够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占2.5分②台风好,仪态自然,感情到位占2分③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语调顺畅自然占3分④背景音乐、幻灯片和作品配合较好占1分⑤现场气氛好占1.5分
十一:负责人安排:①服务人员若干(外联部负责:礼仪,分工为倒水和收打分条)②会场布置(宣传部负责;幻灯片、音响)③记分员若干④计时员一名⑤监督员(维持秩序,引导观众入场,)
十二:稿子要求:内容必须有关鼓励性,特别是要求青少年努力学习,工作,为自己未来努力的内容
十三:预算(办公室负责)1.打印策划书、工作计划和宣传材料小计40元2.宣传条幅、海报、板块、颜料小计80元3.奖品、证书、请柬小计80元4.比赛现场布置(礼品、水果)小计150元5应急资金小计100元
诗歌活动策划篇4
一、指导思想:
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二、实施目标:
1.建立古诗文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古诗文、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2.通过对大量古诗文、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活动主题:
诵读古诗词,传团队精神
活动时间:20__年11月28日10:00---11:30
四、活动场地:
学校中院
五、活动组织
1、活动主持:__老师
2、组织加分:__老师
3、场外布置与安全管理:__老师
4、邀请嘉宾:敖洪刚校长以及没有课的老师,其他班的学生可以参与欣赏。
六、参赛对象:
4-6年级每班分男、女两组,每组选4名学生参加,总共6各小组参赛。
七、参赛内容:
节选自老师所发的古诗词背诵
八、参赛形式
1、必答题:每人必答一首古诗,通过抽签的形式,选取题目,答对一首加10分。(四年级必答题1-10号,五年级必答题11—20号,六年级必答题21--30号)。
2、合作题:每一组答两个题,读题结束后思考30秒,小组中会的举手,答对一题加20分。
3、抢答题:共10个小题,读完说“开始”后按抢答器,提前按的扣10分,答对的加20分,答错的扣10分。
九、评奖形式
按小组合计得分,评出一、二、三等奖各一名,每班男、女小组合计得分最高的获得优秀团队奖,个人答题得分最高的获得优秀个人奖。
诗歌活动策划篇5
夏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端午节同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举行许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过一个特别的有意义的端午节。
活动日期: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
活动地点:**
活动目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活动内容: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具体内容如下: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视频
2.包粽子(主持人):**,在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说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包粽子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一起来包粽子,看谁的手儿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材料:糯米、去皮绿豆、肉粹、粽叶、粽绳。
方法:1. 将粽叶折成漏斗形2. 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3. 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4. 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5. 蒸煮。
三)诗歌朗诵(主持人):**,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看诗朗诵表演。
第一:xx朗诵。
第二:小组朗诵。
第三:女生齐诵。
第四:男女朗诵。
第五:大家齐诵(诗歌内容附后)
四)观看赛龙舟录像。
(主持人):**,你们到过汨罗江吗?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赛龙舟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国际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汨罗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视频。)(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我们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吧!**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七.吃粽子请评委根据粽子的样式,口感评价。并且评出最佳包粽子大王;最好吃的粽子;以及最会吃粽子大王。
八、领导讲话:**,今天的端午节过得很有意义。**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心灵手巧的一面,感受到学生的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同时也非常感谢家长对我们活动的热情参与。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
七、活动结束
附活动资料:
1、故事概况。
(1)屈原投江 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2)曹娥寻父尸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豪哭,经十七日仍不见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迹,乡人群而祭之。
(3)伍子胥的忌日传说伍子胥助吴伐楚后,吴王阖闾逝世,皇子夫差继位,伐越大胜,越王勾践请和,伍子胥主战,夫差不听,却听信奸臣言,赐伍子胥自杀,并于于五月五日将尸体投入江中,此后人们于端午节纪祀伍子胥。
(4)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同学们交流从各种渠道了解的有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诗歌活动策划篇6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感受祖国文字的语言魅力,继承和发扬祖国灿烂的'诗歌文化。
2、丰富校园文化,美化校园语言环境,提高学生朗诵能力。
二、活动要求:
1、朗诵内容为两首诗歌。其中《弟子规》中的“入则孝”篇为1—3年级必诵诗歌。“出则弟”篇为4—6年级必诵诗篇。另一首各班自选。内容以歌颂祖国、弘扬经典的儿歌、诗歌及古今诗词均可。3—5分钟为宜。
2、朗诵对象:1―6年级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参加比赛。
4、朗诵形式:以朗诵为主,可用领诵、全班齐诵、表演朗诵、配乐诵读等多种形式进行表演。
5、所需音乐自备,诗歌题目、评委名单于12月17号前上交语文组。
三、活动安排:
地点:学校操场
四、评奖办法:
1、比赛分两组。1—3年级为低段组,4—6年级为高段组。
比赛顺序以组内抽签为准。
2、评委:各班推选1名朗读好、公正的同学成立评委席成员,交叉担任评委。
3、每组评出“声情并茂奖”两名,“朗诵创意奖”两名,“仪态大方奖”两名。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