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年级美术教案最新6篇
写教案是一个体现教师备课的思想,教案要根据这一次的教学目标来制定,下面是路路文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五六年级美术教案最新6篇,感谢您的参阅。
五六年级美术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观察、概括、表现人物的能力。
2、用泥塑的方法,立体、生动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
3、发挥想像,使用各种材料制作立体人像。
教学重点:
1、选择黏土或其它材料表现爸爸妈妈。
2、初步学习泥塑的塑造技巧(搓、捏、挖、粘、揉、压等)。
教学难点:
作品具有表现力,把握好动态、神情。
教学过程:
一、资料赏析(部分图片说明)
陶艺是陶瓷艺术的简称,它既是物质的产品,又是精神的产物。既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又是一门现代的艺术。古老是因为她伴随着人类文明史,透着原始的魅力,陶艺的起源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年轻是因为现代陶艺的独立和发展。现代陶艺的创作主要通过作品的造型、肌理、纹饰、釉色来表达作者的意念。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力吸引众多的艺术家和陶艺爱好者。
大足石刻
大足地区的险峻山崖上保存着绝无仅有的系列石刻,时间跨度从9世纪到13世纪。这些石刻以其艺术品质极高、题材丰富多变而闻名遐迩,从世俗到宗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日常社会生活,并充分证明了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谐相处局面。
雕塑、泥塑、陶艺常用工具
二、技巧操作
通过前一课程的学习,继续激发学生对表现人物的热情。
为爸爸妈妈做个雕像,多么亲切、多么难忘啊!
1、确定给父母泥塑的内容和形式:是单人的、双人的,是站的、坐的还是运动的。
2、泥土刚采来时是“生”的,要在手上反复的搓揉拍打,和匀水分、粘性加强变“熟”后才能使用。
3、先用大块黏土做出概括性动态形象,然后用各种塑造技巧(搓、捏、挖、粘、揉、压等)加工细部。
4、也可以将头部、身体、四肢分开做,再用泥浆把它们黏合起来。
5、五官制作要符合人物表情,刻画要精致。
6、添加饰物,使雕塑更加生动。
三、作品展示
四、作业设计要求
1、仔细观察爸爸特征。
2、先用大块黏土做出大概动态形象,然后用各种塑造技巧(搓、捏、挖、粘、揉、压等)加工细部。
3、也可以将头部、身体、四肢分开做,再用泥浆把它们黏合起来。
4、在接下来的课上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和方法来表现父母。
五、课后拓展
课后同学们可以运用各种材料,发挥创意来制作有趣的人物。
教后感:
有了上一节课的基础,同学们已经能够用绘画的形式很好地表现自己的爸爸妈妈,在本节课上同学们又有了新的表现自己爸爸妈妈的方法,所以同学们非常感兴趣,创作的热情比较高,能够大胆的想象,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并能够合理的利用各种材料使自己的作品丰富起来,整节课同学们都沉浸在创作的乐趣中。
五六年级美术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内容,使学生感受色彩的魅力,了解色彩基本知识。并引导学生学会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大量的图片感知色彩,感受画家笔下的线条与色彩所传达的不同的感觉。自主探索用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艺术家对艺术的真挚感情,养成积极观察、传达情感和表现美好生活的良好习惯。提高色彩的感知能力,培养善于想象、大胆表现的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
1、针对色彩的感知、识别中感受色彩的美,了解色彩的相关概念。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欣赏、运用色彩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能力。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同时融入色彩的基本知识。运用不同线条、色彩的组合与搭配进行有主题的表现。
【学习准备:】
学生:风景照片、绘画工具
教师:风景照片、印象主义绘画作品、传统绘画作品、示范画工具和材料、ppt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呈现目标
1、助理: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上美术课,今天的美术课由我和大同学一起主持。
助理:同学们,我们的班级口号是:( ) 助理:我们来欣赏著名大画家法国莫奈画的的干草垛。(课件出示莫奈的《干草垛》)
预设问题:(1)你看到这组画后第一感觉是什么?
(2)这组画中,干草垛分别是什么颜色,为什么色彩不??
样呢?
(3)你更喜欢这组画中的哪一幅?
助理小结:同学们说出了对画面的色彩感受。在莫奈笔下,一个普通的干草垛在早晨、正午、傍晚等不同的时刻,呈现出不同的迷人色彩。自然界的景物在不同的光照下,会产生不同的色彩变化。引出课题《记录色彩》
2、出示目标:
(1)发现和认识自然界中景物色彩的变化与光线作用的关系,感受其魅力。学习运用对比色、邻近色,表现适合的主题。
(2)尝试运用多种表现方法记录自己对色彩的感受,发展表现色彩的能力。
(3)学会感悟色彩的情感、生命力与表现力,提高认识色彩世界的能力。
二、示范引领 规范要求
1、助理:那么怎样运用色彩来表现风景画呢?下面请大同学(或**美术学科长)给我们进行风景画的画法示范。
2、示范要点:作画步骤、简单技法:
(1)概括描绘色彩的主色调。
(2)丰富色彩的变化。
(3)画前景,调整完成。
3、大同学补充:
(1)色彩冷暖变化是受季节时间和环境影响的。
(2)暖色:能带给人温暖、热情、喜庆等气氛的色彩;冷色:能带给人冰凉、清爽、安宁等感觉的色彩。
(3)丰富对色彩的感受。
三、合作建构 小组讨论
1、出示作业要求
2、各学科长负责:先自画后组议,评选作品准备展示
四、展示分享 规范指导
1、助理:同学们的作品都已完成,哪个小队来展示?
2、生:
(1)、下面由我们是**小队来展示。(我用色彩记录的是-----)
(2)我们小队展示完毕,谁来点评?
谢谢,我会虚心接受,努力改正。
(3)我们小队展示完毕,谢谢大家。
3、助理:还有谁来展示?
大同学有要说的吗?
3、小助理点评或大同学点评。学生评价优点或建议。
五、总结归纳 提升意义
1、助理:学了本课,你有那些收获。快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讨论1分钟)
2、小队派代表汇报分享。(汇报语言:同学们好,通过本课学习,我有了以下收获1. 学会运用色彩的冷暖表现风景画2.体会记录色彩的乐趣3.掌握知识感受色彩魅力。)
3、助理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色彩认识有所提高,学习积极性很高。各小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尝试运用多种表现方法记录自己对色彩的感受。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
五六年级美术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画册装帧设计的意义、形式和方法;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形象、色彩、构图和文字进行设计的基本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讨论合作设计,了解并掌握小书的个性化设计过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热爱学习,善于创造的良好品德与能力。
教学要点
1. 教学重点:
学习小画册设计的技巧与方法。
2. 教学难点:
画册外形及装订设计应怎体现本书的主题。
3. 兴趣点:
①观赏不同类型的画册、书籍装帧艺术;
②编写能表现自己个性和喜好的'小书
③把形态美的小书,作为点缀室内环境的摆设品。
4. 观察点:
①作业画册的外形与封面。
②连环画的主人公,情节与装订形式。
作业要求
1. 基本要求:
能够小组合作编绘出一本小书。
2. 较高要求:
既突出故事主人公造型的特点和主要情节,又注意了小书的装订形式美。
3. 个性探究:
书的外形独特,形式新颖,图文并茂主题突出。
教学活动设计
1. 学习方法: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活动方式,实施“四会”,即会写、会画、会讲、会编。
2. 教学方法:欣赏比较研究法,情境创设游戏法,创作交流评价法。
3. 教学模式;开放式多元化角色活动美术教学模式。
教学活动过程:
1. 创设书店情境,导入本课课题:
课前师生共同收集趣味小书实物,布置成新书超市场景(也可提前录像,做成课件,提高观赏容量)。
①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参观“书店超市”,请学生欣赏比较:你能观察与发现这批书或画册的形态和艺术形式各有什么特点吗?各组可推选一个代表选一本自己最感兴趣的书,向大家做简单介绍。
②明确本课学习任务,是以自己编制的“小著作”作为毕业纪念献给母校。
2. 分小组探究“备课”,推荐小教师“讲课”:
(1)教师引导教材范例的观赏,提示介绍书的结构常识与设计要素。
(2)提出问题:趣味小书外形、封面设计、装订形式上有什么特点?设计制作自己的美术作业集锦和自编的小故事画册,可以有哪些表现手法?
(3)请两个小组的代表当小教师,分别讲授上述两个问题的内容。
(4)教师归纳点评,补充两位小教师的讲课内容,明确趣味小书的设计要求与制作方法要点。
3.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引导两类作业形式的选择(美术作业集锦与自编故事画册),个人创作或两人合作。
4. 作业展示交流,师生评价总结:
(1)创设新书超市场景,教师提出购好书的评价细则,以学生模拟顾客购书的角色活动作为评价方式。
(2)通过小组互评,以“赠书”形式送给执教教师总结。
五六年级美术教案篇4
课题:电脑美术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打开电脑并进入操作系统画图程序的界面。
2指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组合新颖的画面。
作业设计:利用复制、粘贴的功能组合画面。并且可以用改变大小的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电脑绘画,并且用画图软件画了很多漂亮的画,那么你们用画图软件画过那些画?都用到了画图软件中的那些工具?
生:铅笔工具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幅同学的电脑作品,是一只小鸟,可是它很孤单,它想让同学们为它找一个同样的伙伴,可以用什么办法去找呢?
(二)新授阶段
生:用手来画,画一个和它一样的。
生:用电脑绘画。
师:用那一种方法更简单?
生:电脑绘画
讨论:从画图软件中的那里可以找到?去找找看!
(让学生上讲台来找给大家看。)
师:请同学们试一试,一起来制作更多的。
生: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电脑绘画有趣吧!老师也非常喜欢用电脑绘画。
想不想和老师共同完成一张电脑画?
生:想。
师:我来操作,你们帮我思考。(讲解绘画过程)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互评
(五)总结
课后反思:
使学生能掌握画图程序上菜单的功能及画图工具的使用。.指导学生运用画图程序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复制,粘贴和翻转。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美术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掌握运用复制和粘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运用翻转的功能进行花边图案的设计与制作。利用矩形,椭圆形,线形等工具进行花边图案的创作设计.。通过电脑屏幕引导学生巩固认识画图程序窗口请学生按程序打开电脑进入画图界面复习复制和粘贴的操作过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让学生利用复制,粘贴,变化和翻转制作一副独特,有趣的花边图案.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作和绘制。
五六年级美术教案篇5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热爱母校的感情,使学生用学过的工艺知识和技能,制作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送给母校作纪念。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母校及老师的培养,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维护母校荣誉,为母校争光,对母校抱以感恩之情。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运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怀念与感激之情。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相互合作意识及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增强学生热爱母校的感情,使学生用学过的工艺知识和技能,制作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送给母校作纪念。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运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自己已学过的工艺知识和技能。把握集体创作作品的整体美感。木瓢画绘制精美。
教学教具:
范画、制作材料、幻灯片等。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两幅作品(课件)
1、齐白石油画像
2、齐白石漫画像
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齐白石)这两幅画表现形式有什么不同?(写实、漫画)
探究活动:
展示齐白石漫画像,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
这幅画仅是寥寥几笔,就把齐白石的形象特点,性格特征,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你们能说说漫画有什么特点么?小组讨论。(夸张、变形,想象丰富)课件。
直观演示:(课件)展示几幅明星漫画像,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作品画的是谁?突出了人物哪些特点?夸张了哪些部位?
下面同学们观察一下,看看老师画的是谁?用了刚才说到的哪些方法?(是老师本人)
尝试体验:
请同学们拿出镜子认真观察,说出自己相貌的主要特征。
把自己画下来(全体在长轴上画)放音乐。
展示作品。
小结:
同学们今天用漫画的形式为自己画了一幅自画像,我建议把这幅作品当作我们留给母校的纪念,10年后的今天我们母校再相聚,最后让我们共同唱起这首《一路顺风》来结束本节课。
课后反思: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六年级的学生即将毕业,在告别母校,带着母校的'希望走向新的起点,踏上新的征程之时,每位学生都会思绪万千,感慨万分。本课的设置,旨在通过艺术实践活动,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激发学生尊师爱校之情。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母校及老师们的培养,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维护母校荣誉,为母校争光,对母校抱以感恩之情。
本课在学习内容安排上比较宽松,没有统一的要求,以集体进行艺术创作,以漫画的形式畅想自己的未来,集体创作一幅画,并约定10年后相聚母校,看看母校的变化。另外,依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带领学生选择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艺术实践活动。
五六年级美术教案篇6
(第一课时)
1、课前一周,布置学生课余到学校附近书店调查一些封面设计具有特点的书、
学生介绍自己喜爱的书籍封面
2、请学生介绍自己收集或者喜爱的书籍封面设计、(注意及时总结学生从哪些方面介绍书籍封面,积极肯定学生对封面设计美感朴素的认识与思考、)
教学引入
3、教学归纳引入:
书籍封面设计一般从图形,文字,色彩等几个方面进行、常见的方式是以图形为主,图形与文字的有机结合、其实,单纯以文字为主要的设计元素,把文字看成一种可以进行设计的图形符号,同样可以产生视觉冲击力,体现与众不同的设计意味、
文字组合,变化,构成为主的设计方式、
展示分析海报设计作品
4、展示两组以文字图形设计的优秀海报并加以借鉴、分析作品中文字图形设计的大小,位置,形状,色彩变化及设计特点、
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一些实用的文字图形设计技巧,然后教师再升华总结、
更多从文字造型设计,大小变化,位置安排,色彩搭配及组合图形等方面来考虑设计、
位置变化:
疏密,虚实,藏露,错落,上下,偏正,曲直,纵横,集点成线,集线成面,对齐方式、
布置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5、布置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进行封面布局的'版式设计、
(尝试把文字都看成几何方块,注意大小,位置,形状,色彩的变化与设计、)
展示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学生练习尝试
6、学生动手练习尝试、
(教师参与各个小组学生的设计探讨过程,引导学生寻找更佳的设计方案,选择更优化的制作表现手段、教师的引导不要演变成一种包办,激发学生不断完善设计的欲望及提供努力的方向是教学辅导的核心、)
(第二课时)
(课前用适合设计绘制的白纸包装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籍准备重新设计、)
分析书籍封面
1、分析一组以文字元素为主设计的中外
教案《八年级美术上册《我喜爱的书》教学设计》,来自网!
书籍封面、(引导学生运用上课时学习的文字设计知识进行分析、)
展示一组中外书籍封面、
总结学生练习
2、回顾总结上课时学生练习的情况、
(教师针对版式设计问题提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建议、)
投影仪配合、
布置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3、布置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尝试把文字看为主要设计元素,根据自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对原有书籍封面进行再设计、
(提倡选择水彩笔,蜡笔等简便,易行的绘制工具,探索剪,贴,镂空,拓印等省时,实用的表现技巧、
英文及其他文字符号也都属于文字图形设计元素、
提倡先设计几个创意草图,比较后再选择确定其中一个加工完善,完成正稿设计与制作、)
展示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学生分组练习
4、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辅导、
(教师的引导侧重强化学习活动的要求,激发学生探索封面设计、)
展示与评价
5、作业展示与评价、
(学生介绍分组对比原有书籍的设计,介绍本组最佳设计作品的特点,教师积极引导同学之间探讨各组设计作品的特点与不足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