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活动心得体会7篇
我们从成功和失败中汲取心得,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策略,写心得体会就好比在写经验总结,以下是路路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红色活动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红色活动心得体会篇1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每当我闭上眼睛,回想起那动人的画面,便不由自主地想到这首歌。
的确,在《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是在那个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的英雄少年。他机智勇敢、纯洁质朴。特别是在他那颗象征着革命火种的闪闪红星的指引下,潘冬子积极参加对敌斗争,在恶劣的环境下茁壮地成长。
同时,在家庭方面,他的父母都参加了革命,也在做地下战斗工作。他的母亲为了掩护群众,抛出了最后一个炸药包,一连炸死二十几个爪牙,最后在燃烧的大火中与敌人同归于尽。那一幕深深地烙在了潘冬子的心中,也使小潘子从小立下了一定要去当红军战士的誓言。我们今天生活在“温室”中,很难历经那样的场面,看到这里我也同样在问自己:能否经受住生离死别的考验?
潘冬子在父亲和乡亲们的鼓舞下不断成长,时刻牢记的话语,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誓言。他破坏敌人的碉堡、吊桥,切断敌人的后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敌人做斗争。他巧妙地把盐巴溶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和椿伢子给游击队送情报;弄沉了敌人的运粮船;破坏敌人的搜山计划,是个不折不扣的少年英雄。看完这部电影,我非常佩服潘冬子,他有很多优点值得我学习,特别是这两点:一遇事沉着、冷静。他亲眼目睹母亲牺牲,面对恶霸胡汉三的盘问不紧张,与敌人周旋不退缩,这都是我要学习的。虽然今天没有那样的战争环境,但我们这一代人不能缺少那样的毅意品质。二是吃苦耐劳。那个年代的条件是多么差,缺衣少食,有时都命都不保,还能讲什么条件呢?但潘冬子在那种环境条件下仍然执着自己的信念,克服各种困难,肯吃苦,会吃苦,用自己的行动同敌人做斗争。他的对手可不是跟他一样的小孩,但他不怕,敢于与大人斗。回想起来,越是今天的小朋友,越是要多看这样的红色电影,净化我们的心灵,陶冶我们的情操,更坚强,更自信地面对明天,将党的光辉传下去,保持党旗的颜色不变。
红色活动心得体会篇2
什么是红色基因?红色基因就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中形成的良好的传统与伟大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新时代坚持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坚强精神支柱。也是在青少年成长担当重任得精神之钙。
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迫切需要青少年从红色基因中汲取道德滋养和文化精髓。我还记得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就此踏上了耻辱之路:一次次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一份份不平等的条约,中华民族背负了太多太多的伤痛,中华人民承受了太多太多苦难,可是谁可怜过那时的中国,不,没有,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出手相助,他们只是默默地看着,看着中国差一点沦没……
但是!我们的党在这个时候横空出世,力挽狂澜,即使中间同样遭受了严厉的考验,但是中国共产党挺了过来,并带领着中华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迹!
红色基因就是追求,是勇于拼搏自疆不息;红色精神就是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这基因上激情燃烧,让生命之光花绽放,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作为新一代接班人,我们应该坚定从容的走向明天,走向未来。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同样也要与时俱进,要以新的形象去面对新的时代,以新的特点去适应新的时代,这对每个中学生是十分重要的。我认为中学生应具备这样的新形象:敢于创新,重于实践,还要学会为人民服务。
创新对一个国家来说显得极其重要。创新惯穿于人类发展的任何时期、任何角落,它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社会发展的枢纽、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加速了社会的进步,丰富了社会的财富。一个国家只有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创新就要被陶汰,就要被消灭。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在新时代中,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如果没有创新精神,是难以适映现代社会的。所以说,勇于创新是中学生应具备的新形象。
除了创新,实践也很重要。有了新方法,不去实践,也只是夸夸其谈,毫无实际意义。学校之所以重视我们中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就是想让我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将新的创意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有利于我们良好素质的培养,同时,我们创新能力也得到更好的发挥。而且,我们能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知识,只有你亲自做了,体验了,才会有新的感受,“绝知此事要躬行”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重于实践也是中学生应具备的新形象。
创新和实践,我认为它们最根本在于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中学生必须做到的。一个不热爱国家和人民的人,又怎能谈得上具备新时代的新形象呢?如果不为人民服务,他心中只有自我,是难以有所作为的。有些中学生认为要为人民服务就得大有作为,其实不然,只要能补一块砖,添一片瓦,都是可以的。所以说,为人民服务是中学生应具备的新形象。
在新的时代里,我们中学生要具有新的形象。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党爱国,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坚信,只要我们具备敢于创新、重于实践、乐于为人民服务的新形象。我们中学生是能够与时俱进的!
红色活动心得体会篇3
20xx年7月4日-7月11日,本人参加了我院组织的赴井冈山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回顾党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井冈山,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亲手开创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因此我院开展的“红色之旅”思想教育活动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对此次井冈之行也有着深刻的体会。
井冈山是我党创立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见证中国历史伟大转折的一座不朽丰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在这里,中国共产党员擎起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第一面旗帜,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井冈山开始,星星之火燃遍神州大地。
当汽车在井冈山下蜿蜒的公路行驶时,《十送红军》、《请茶歌》、《三湾来了毛委员》……这些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红歌就在车厢里荡漾,我凝视窗外不语,任由充溢着激情、柔情和深情的优美旋律,钩沉起曾经青春和激扬,也最为英雄主义和和秋风细雨般缠绵的浪漫遐想。
以前都是从书本上了解一些井冈山斗争的历史,这次上山才具体地知道了井冈山根据地是在许多山峰中的五块大小不等的平地上建立的,与山下通过五个哨口的小路相连,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部队的七百人上井冈山开始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道路,井冈山根据地人数最多时达万人,由于战斗频繁,敌人封锁,衣食住行极为困难,红军医院伤员最多时达八百多人,而医生仅有2人,另外有几个懂中医草药的,许多器械用毛竹制成,手术刀用梭镖代替,个别领导负伤,只发一包盐来洗伤口,算是特别照顾,困难之大,斗争艰苦,今天想起来真有些难以置信,然而先辈们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使中国革命沿着井冈山开辟的道路,取得最后的胜利。我非常感慨,心中的红色井冈,是燎原星火、红旗漫卷、杜鹃花开;是红五星、红土地、红缨枪;是打土豪、分田地,欢声一片;是“我自岿然不动”、“风展红旗如画”和“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英雄气概、理想追求、信念和信仰。
井冈山之行虽然短暂,但井冈山给我们的震撼是井冈山之前无法想象和无法感觉到的,特别是对江泽民同志概括的井冈山精神内涵:“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勇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有了深刻的理解,也使我们体会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是许多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加倍珍惜。
红色活动心得体会篇4
都说现在的大学生是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任何风雨,暑期社会实践心得——触动心灵的红色长征。而随着暑假的开始,我们将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为公众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听说我们团队要去红安,我就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因为我知道,这个曾经为新中国的成立牺牲了14万儿女的热土,这个221位将军的故乡,这个全国第二大的革命根据地,这个全国第一个以“红”字命名的城市一定有着她独特的吸引人的地方,在这里,留下了多少革命先烈的足迹,流了多少中华儿女的血,在这里,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先进事迹,更切身地体会革命精神,更近距离地接触革命遗址,一想起这些,心里就想能够早点踏上那片红土地。所以,在实践前期,我便积极参加团队的准备活动,希望我们能为这片古老的土地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走进红安,一来可以了解革命事迹,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而另一方面,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如何将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和遗址保护协调起来,以及了解其独有的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和对老区人民老区经济环境的影响,一边运用所学为相关部门提供合理化的建议,使其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出发当天,自己居然奇迹般地五点半就起床,可自己却精力充沛,丝毫没有疲惫的迹象。坐上通往目的地的汽车,看着窗外飞动的风景,自己就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家没状态。经过一路颠簸,最终目的地——红安县七里坪镇终于向我们揭开了她的神秘面纱。放下行李,来不及休息便向当地政府进行接洽,商量相关事情以及得到他们的帮助。
正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来到这块热情而陌生的土地上,才发现自己所学的是那样的微不足道,才更加体会到自己平时在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要运用是如此之难。好不容易联系好了流速之所——七里坪镇中学,正当卸下重重的行李,老天似乎要故意刁难我们一样,不待我们熟悉环境,便用一场暴雨来迎接我们的到来。无奈之下,便只有进行卫生大扫除,随着劳动的结束,一天的劳累也宣告结束了,当自己在宿舍仅有的一张桌子上点着蜡烛写日记,当看着惨不忍睹的宿舍时,我有一种回到过去的幻觉。自己以前从来没有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想想,这次可真是对自己一个严峻的考验啊。想着想着最终还是经不住疲劳和睡意的双重攻击,进入了沉沉的梦境……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的工作便正式展开了。刚开始的时候,自己对一些调研的方法还不是很熟悉,在加上方言的隔阂,我们的调查进行得步履维艰。本以为像这么一个地方,每年来调查的人一定很多,人们对调查人员早已经麻木,以为无偿的配合会凤毛麟角,但这里的人民都继承了前辈们的淳朴、忠厚和热情好客,是他们把一缕阳光洒进了我们的心里,让我们更有信心和勇气开展以后的工作。
红色活动心得体会篇5
我校通过"传承红色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活动的开展,学校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团校阵地建设为主线,以文化活动为基础,以社会实践为平台的红色文化建设体系。
一年来,学校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丰硕的成果,学生学英雄,做好事的现象层出不穷,有30多人次拾金不昧,九年级学生捡拾手机立刻归还了失主,失主因此送来了表扬信;学生的钱包不慎遗失,同学捡拾后都会主动交老师。现在,在散水头中学校园内,红色文化正如一缕春风,深入到师生的心中,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和谐校园,它正在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红色的电影,让学生与红色精神零距离。
学校为打好红色教育这场硬仗,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多媒体播放红色的电影,让学生与英雄人物零距离接触,思考他们的内心世界,以革命前辈为榜样,学习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真正受到红色精神教育。为此,学校成立了专门领导班子,安排了专职的“红色的电影”放映员,每周挤出一个小时的时间让学生看红色的电影。并为每位学生建立了影视笔记,供学生在观看红色的电影以后,写下自己观后的所感、所思、所悟
二、红色文章滋养孩子美好心灵
除观看红色的电影以外,学校特意购买了300余本红色书刊、50余张红色的电影光盘。我校图书室全天开放,让每位学生每天阅读一小时以上的红色的小说、红色文章、红色诗词等,通过阅读学生受益匪浅。如今潘冬子、小兵张嘎、焦裕禄等英雄形象已深深扎根学生心田,使他们从小就接触到英雄人物,并以他们为榜样,争做红色少年。
三、红色诗歌、红色歌曲唱响整个校园,迸发师生学红色文化的活力。
在观看红电影、阅读红色文章的同时,学校还进行了红色诗歌联诵、红色歌曲演唱比赛等红色文化教育活动,迸发了师生学习红色文化的活力。一年来,学校除进行毛泽东诗词诵读以外,还大量搜集革命烈士、英雄人物的诗词让学生诵读,使学生受到了红色诗词教育。走进校园随便找一个学生都能熟练背诵几十首红色诗词。
在进行红色诗词阅读的同时,学校充分运用音乐课,教唱红色歌曲,如《解放区的天》、《南泥湾》、《黄河大合唱》、《九一八》等革命歌曲,让学生在红色歌曲的旋律中,感情得到了升华,情感受到了熏陶。
通过以上红色教育活动,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道德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勤俭节约、爱国爱家、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等革命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了扎实思想基础。
扎根农村,务实工作,潜心教书育人成为每位教师的工作目标,红色教育让我们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我们会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不断改进我们的做法和教育的内容,我们一定会让老区学校成为师生红色思想教育的阵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会守住阵地并打好这场硬仗。
红色活动心得体会篇6
六个活生生的民兵,都被按倒在敌人的铡刀下,顿时人头落地,热血喷涌,这是一种何等惨烈悲壮的场面,一种何等血腥恐怖的场面。
这样的情景,是常人很难承受得了的,胆小一点的可能吓瘫在地,意志薄弱的就可能乞哀告怜,而刘胡兰,这个年仅15岁的共产党员,怒视敌人的残暴行经,两眼几乎要冒出火来,然后望着父老乡亲,望着养育了自己15年的云周西村,默默地告别。刘胡兰迈着大步走向铡刀,从容地躺到铡刀上。雪亮的大刀悬在脖颈上方,她视而不见,那双美丽的大眼睛望着蓝天,似乎看到了自己用青春和生命换取的美好未来。
虽然我早已熟知刘胡兰的故事,可看了这部影片还是心潮起伏。这个年仅15岁的女孩身上究竟拥有什么力量,使她面对死亡,面对屠刀那样坦然,那样从容?
此时我的思绪飞扬,李大钊面对绞刑架进行了最后一次演讲,江姐整好衣服和头发从容就义,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一幕幕壮举浮现在眼前,耳边萦绕着一曲曲壮丽的.凯歌:“丹心已共河山碎,大义长争日月光。不作寻常麻箦死,英雄含笑上刑场”“……对着死亡我放声歌唱,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烈士的铮铮铁骨,烈士的执着追求,深深的震撼人心。为了理想,为了事业,他们虽死无撼,用生命和鲜血筑就了共和国坚实的基石。
红色活动心得体会篇7
20xx年x月xx日,我单位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旧址的参观学习活动。该活动是响应我公司党支部关于全体党员进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系列活动之一,虽然只有短暂的一天时间,但我将终生受益。
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地处陕西、甘肃交界的铜川市耀州区北54公里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刘志丹、习仲勋、谢子长、李妙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北地区创立的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它最早点燃西北民主革命的火种,为后来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因此,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前往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进行了参观,通过一段段历史文字、一张张珍贵图片、一件件历史实物的展示,缅怀了革命先烈和前辈的光辉业绩及卓越功勋。在一本硕大的电子史册前,大家一页页翻看着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的光辉历史,久久不愿离去。从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而将生命置之度外的战斗历程中,使我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震撼。不仅感觉到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伟大,更觉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进一步激发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热情。一定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努力工作,不断奉献,共同创造文投公司更加辉煌的明天。
下午,我们沿着红军战斗过的足迹,登上了高高的山崖,分别参观了当年曾被作为陕甘边游击队有关支队驻地以及红军医院、被服厂、修械所等后勤单位和领导机关驻地的四个岩洞。由于岩洞所处位置隐秘、封闭,故山崖高陡,地形险峻,虽近年来为参观方便已铺筑了石板台阶、设置了防护铁索,但登山的艰难,仍在望上如天堑、回头如绝壁的陡峭中得以深深感受。我无不为老一辈革命家坚强的革命斗志所折服,为他们艰苦卓越、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而震撼。我决心从自己的岗位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安心工作,不断探索改进工作方法,继续保持艰苦奋斗、谦虚谨慎工作作风,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